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德銀醜聞會影響中共四中全會嗎?

2019年10月27日

如果不出意外,被習近平耽擱近一年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應該正在或即將舉行。而就在前些天,《紐約時報》和德國媒體報導了德意志銀行和中共權貴的利益輸送游戲,他們包括前總書記江澤民、前總理溫家寶、前常委劉雲山,現常委栗戰書、汪洋及現任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等。

Großbritannien Deutsche Bank Büro in London
醜聞在四中全會這個敏感的時間關口曝出圖片來源: Reuters/L. MacGregor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銀的醜聞雖然發生在10多年前,雖然被捲入醜聞的這些中共前領導人和現領導人本人收取的前者禮物按照中國人的標準來看,最多不過區區一萬多美元,然而,根據中共的紀律要求及對受賄的定義,這已經屬於腐敗了。更關鍵的是,德銀為打入中國市場通過聘請他們中的一些不合格子女並支付高額報酬的做法,儘管從法律角度也許未觸犯,但實質上構成了腐敗。因此,這樁事件自然引起海外輿論對中國更廣泛的隱秘腐敗的關注。

職是之故,特別是涉及其中的一些中共領導人在中國政壇影響巨大和形象良好,還有它在四中全會這個敏感的時間關口曝出,習慣了中共黨內鬥爭的坊間容易把它和這次會議聯繫起來,認為此件醜聞此刻出現,是有人有意向海外媒體喂料,喂料者的目的,要麼是以此影響四全,干擾會議的進行,削弱習近平的權勢;要麼是借習近平之手,在四全上進一步清除中共改革或開明派在黨內的影響與力量。

不過,這種看法在我看來是很難成立的。有扎實的證據表明,《紐約時報》等媒體的爆料並非是中共內部有人喂料的結果。根據紐時報導此事的記者接受媒體採訪的說法,其材料非來自中國的爆料,而是德銀自己內部的審查文件。2013年,在美國開始調查摩根大通在中國的招聘行為時,德銀啟動了一項內部審查。調查發現了與政治有關的、令人不安的招聘模式,並將結果報告給了美國的SEC和司法部。鑑於紐時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人們沒有理由懷疑其記者故意隱瞞材料來源事實,誤導公眾。

這表明,紐時在四中全會前報導此事,僅僅是時間上的巧合,並沒有外界想像的複雜背景。假如有人還是懷疑其說法,那麼,德國媒體也揭示出事實不是來自中共內部的爆料。如《南德意志報》獲取了德銀及其外部律師起草的機密文件,它們記錄了銀行通過違反規定的手段取得領先地位的過程。這些文件時間跨度達15年,包括電子表格、電子郵件、內部調查報告以及與高層管理人員的談話記錄,它們在分享給紐時前未公開過。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Dycj

有時候,在外媒報導中共權貴集團內部腐敗醜聞和鬥爭時,我們需要改變由此而形成的一個刻板印象,即認為它是黨內鬥爭雙方的有意喂料,而外媒為著某種目的,也參與或捲入了中共內部的政爭。這種刻板印象形成的深層背景,是中共權力鬥爭的隱秘性和黑箱性,人們需要獲取外部訊息才能看清黨爭的脈絡和真相(很多時候也是看不清楚的),鬥爭雙方於是通過將對方的醜聞和劣跡對外爆料的方式,以打擊其道德形象,使其在鬥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這些爆料或喂料有時也直接針對最高權力本身,因為在公開挑戰無法撼動其地位的情形下,對最高權力帶有污名化的爆料本身就會削弱其權威。

不排除黨內鬥爭曾經採取過這種喂料模式,但在習近平時代,即使還有官員主動喂料,頻率也應越來越少。一是因為習近平通過他掌控的特務系統對各級官員--不僅僅是高級官僚--的監控越來越嚴,喂料若出現紕漏,很容易被發現,而一旦被發覺,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二是習近平的高壓統治造成黨內生態的高度碎化,官員之間已經喪失了過去尚存的某些互信,現在同僚之間根本是相互猜忌,除非爆料或喂料是單獨進行,否則,很難保證不會被參與爆料的某位親信或死黨出於邀功請賞的目的而出賣。有鑑於此,鬥爭雙方不大可能選擇向海外媒體爆料或喂料的方式來整到對方,面對習近平這個共同的壓力,儘管互為政敵,但構成了一種事實上的唇亡齒寒的共生關係--因為一旦爆料,對手大概率知道是誰做的,除非雙方的矛盾激化到不同戴天之地步。

根據上述分析,雖然德銀醜聞不是黨內有意喂料,但它畢竟已經曝光,那麼前述喂料者的兩個意圖是否還有可能實現?不妨進一步分析。

如果目的是針對江澤民等黨內元老以及溫家寶和汪洋等相對開明的黨內改革派,則這個醜聞的殺傷力遠遠不夠。首先這是陳年舊事,儘管按黨的標準,贈送給他們的禮物可以構成腐敗,但在一個講究關係的國家做生意,禮尚往來是它的基因,很難找出沒有收過禮品的官員,德銀就是以此為自己的行為辯護的。另外,現在官員的腐敗動輒上千萬過億人民幣,讀者對這些中共領導人收取一萬多美元的禮品不以為然的態度也說明了這點。其次,無論是江澤民等黨內元老,還是溫家寶等改革派,現實中都構不成對習近平的抗衡和威懾。至於汪洋,在此次事件中是屬於陪綁的,因為報導沒有提到他收了德銀的禮品,他女兒也是進入德銀的太子黨裡唯一資質合格的。所以習近平不可能拿他開刀,而且他也形成不了對習的個人權力的挑戰。

習近平的個人權力難以挑戰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假如目的是針對栗戰書和王岐山等來的,意圖是逼習清君側,則更無可能。如上所說,這是多年前的舊事,若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他們在德銀醜聞中獲取了巨大利益,習近平就沒有理由懲罰他們以致削弱自己的權力基礎。栗被普遍認為是習的盟友,王據說現在和習有些芥蒂,其對王的警惕和防範也一直都有,但王畢竟以反腐之名為習的權力鞏固清理了很多障礙,他們兩人還是權力共同體,搞掉王對習沒有好處,且習即使要清理王,也不會拿這件在人們看來在官僚這個層次上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做文章。何況,習不會不明白,表面上是針對栗和王,其實背後是對著他來的。

故無論從兩個意圖中的哪個來看,德銀醜聞都不可能改變四中全會上的議程和既定節奏,不會影響全會的結果。我知道外界一直以來有一種盼望,不管什麼原因,習近平最好能將某位黨內元老或現任常委拿下馬,以證實自己確實像毛澤東一樣,擁有絕對權力。這種願望的背後,實際是要表達,經過習這一折騰,黨內勢必又會興起一波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共很可能因此大傷元氣,中國就可能實現政權更迭。然願望雖好,但有些不切實際。習近平儘管以反腐之名消滅了許多政敵,可他也會控制節奏,在幾年前拿下了周永康這個前常委外(這其實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權力做到的),不會再在前常委或現常委中開殺戒。一是因為比起幾年前他的權力已穩固,二是通過周永康案件,中共高層已明白,保持黨的團結和高層穩定是最重要的,在他們看來,決不能給敵人瓦解黨的機會。

儘管如此,對習個人而言,德銀醜聞至少不是壞事,甚至是有利的。因為無論對黨的元老、改革派還是盟友,習又可以多抓住他們的一根辮子。他有可能會用此事去敲打他們,也可能不會,但這些中共權要,是清楚自己以後怎麼做的。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鄧聿文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