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立法能解決博愛座引起的世代對立嗎?

詹威克
2024年7月11日

最近網路上經常出現年長者指責年輕人「霸佔」公共運輸的博愛座、不讓座給老年人之類的貼文和影片,引發了世代對立的爭議。台灣因此將修正現行法規,解決公共交通工具上「博愛座」讓座所引起的糾紛,但是修法是否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妙藥?

台灣預告修法,預計將「博愛座」修改為「優先席」,適用對象從老弱婦孺修正為有實際需要者,預計7月底前送交行政院。
台灣預告修法,預計將「博愛座」修改為「優先席」,適用對象從老弱婦孺修正為有實際需要者,預計7月底前送交行政院。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最近在台灣民眾比較常用的社群媒體上,有關「年輕人霸佔」的貼文和影片明顯地增加了許多、出現的頻率也比以往高了不少,另外因為受到演算法的影響,此類貼文或者影片儼然已經成為年輕人熱議的話題、而回應此類貼文或者影片也成了年輕族群宣洩對年長一代不滿情緒的氣閥。

這類的貼文顯然也被媒體注意到可能的影響,甚至扯上「背後有黑手操弄」,台灣的陸委會對此種「陰謀論」在記者會上闢謠說「寧可相信是天氣太熱」,民進黨立委也對「陰謀論」的説法不以為然,現在衛福部計劃修改《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這個「博愛座」法律依據的相關條文,希望能夠弭平爭議。

「台灣公共交通的博愛座誰能坐」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吵了蠻長的一段時間,而且有關部門也已經不知道解釋了多少遍,再三地強調雖然法條上說,老人、孕婦、小孩、殘障人士可以優先乘坐,但是所謂博愛座並沒有強制讓座的規定,不過仍有年長的一代或者是所謂的「正義魔人」不滿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

網路上流傳的這些貼文和影片通常表達的都是不論坐在博愛座上的年輕人是否身體不適或者行動有些不便,只要是外表不是很明顯地看出病態,就會有年長者酸言酸語、不然就是惡言相向,貼文和影片主要強調總之就是有一批人認為博愛座不是給年輕一代坐的。

舉個親眼看到的例子,一個初中男孩,在學校打球扭到腳,放學之後坐公車的時候痛的站不住,所以坐上了博愛座,然後拿出手機準備傳訊息給父母告知情況,結果一個約莫五、六十歲的男子就出聲怒駡說「現在的小孩真不要臉,好意思坐在博愛座上滑手機!不懂得讓位給年紀大的人」。

好在當下,男孩的老師在場,隨即回應解釋,雖然令男子閉嘴,但是男孩已經在眾多乘客面前受到不白之冤和極大的委屈、男子也沒有向他道歉;就這個例子而言。說實在地,很難確定博愛座的存在是給了方便還是製造了困擾。


而不同世代對博愛座的「使用資格」認知上也是天差地別,年輕世代的認知是「有需要」就能坐,但是年長一代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所受的教育是「禮讓老弱婦孺」,除非自己是缺了胳膊、斷了腿,不然不分男女,那個位子就不是給你坐的,認知有如此的差別,摩擦也就在所難免。

有台灣民眾建議把博愛座更名為「公益座」或「禮讓座」,也有人提議區分為「老人座」與「孕病座」,更有人提案直接廢除。圖片來源: DW

年長世代炒高房價和對年輕世代的情緒勒索等等議題已經使得世代之間愈來愈難以對話,現在博愛座的問題則是讓代溝擴大,雖然不見得是白熱化或者是衝突直接搬上了檯面,但是已經值得社會嚴肅對待或者設法化解世代之間的對立,因為任何的對立都會為社會帶來「不安」。

當初有博愛座,就是因為有關部門覺得台灣讓座文化不夠普及,所以設了博愛座,可是近年來讓座文化已經流行到變成讓座笑話,被讓座的人不覺得自己是「老弱婦孺」或者是中國所説的「老幼病殘孕」,一個要讓、另一個不肯坐,拉拉扯扯地搞到最後是留著一個空位、結果是誰也不敢坐。

其實一般而言真是有需要的人,只要好聲客氣有禮貌地提出要求,通常都會被讓座的,如今一個博愛座議題搞到世代對立、比誰的脾氣大,搞到政府修法來解決爭議,只能說台灣的禮讓文化出了問題。

雖然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爭議,但是因為社會文化、民俗風氣的不同,彼此能夠借鏡之處並不多,只不過以法律規定來規範,通常就是流於形式,而且也沒有解決目前的問題,例如身體不舒服的年輕人有沒有資格?誰來執行這個法律?也許一個身形較為瘦小的孕婦、外表看不出來,有沒有類似請讓位的佩章可以佩戴、提醒乘客讓座?乘客有什麼立場可以執行修改後的規定?在修法之外,還有什麼配套措施?

1960年代的台灣,公車等沒有對號入座的公共交通工具到站時,等車的乘客一擁而上、搶位子,經過多少年的學校教育和社會宣導終於逐漸建立的「讓座文化」,如今好像正在消失當中,是否代表著那個年代開始的「讓座觀念」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台灣民眾是否也可以想一下年長一代和年輕一代何必強調對立而不是體諒?不是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就是人」嗎?網路上流傳的那些貼文和影片也許只是少數而已?但願如此。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