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買不如造」?歐盟的晶片政策還需加把勁

烏凌翔
2022年1月3日

過去兩年,因為新冠疫情與美國拜登政府祭出調整全球供應鏈政策,晶片荒、尤其是汽車業缺晶現象持續至2022年的此刻仍未見緩解。身為全球最大汽車零件供應商之一的德國博世集團走上「買不如造」的新道路。但是企業的新思路有助於歐盟實現「數位十年」的目標嗎?

2021年,身為全球最大汽車零件供應商之一的德國博世集團於Dresden完工了一座十億歐元投資額的12吋(300毫米)晶圓新廠。
2021年,身為全球最大汽車零件供應商之一的德國博世集團於Dresden完工了一座十億歐元投資額的12吋(300毫米)晶圓新廠。圖片來源: Bosch

(德國之聲中文網)起初,晶片業業者按照幾十年來建立的供應鏈結構,把矛頭指向第一級供應商(First Tier),譬如博世集團(Bosch)、大陸集團(Continental),因為它們有責任保證晶片供應無缺,但是一年多下來,汽車製造商等來的只是持續挫折,對供應商也失去了信心。甚至2021年初,晶片短缺的壓力還迫使德國經濟部長跨洋請託台灣的經濟部長協助,只因台灣掌握了全球晶圓代工六成以上的產能。

所謂「晶片荒」,細分起來有兩個層面,其一是缺什麼品項?其二是缺多少量?

前者的解決方案之一是使用者自行設計晶片,譬如電動車商Tesla,採取同樣策略的還有亞馬遜、谷歌等大廠,而蘋果則更是此一風潮的引領者,早就分身扮演自己終端產品的零件供應商…呃,嚴格來說不完全是,因為蘋果並沒有設廠生產製造,就像它的手機與電腦,都交由亞洲的合作夥伴完成硬體。

換言之,有設計能力仍無法解決缺貨的困擾,還是需要製造能力。那麼實在買不到怎麼辦?自己生產嗎?

德企自己造晶片 博世斥巨資建現代化工廠

01:0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身為全球最大汽車零件供應商之一的德國博世集團真就這麼做了,它以位於Reutlingen 之6吋與8吋晶圓廠為基礎,2021年,於Dresden完工了一座十億歐元投資額的12吋(300毫米)晶圓新廠。除瞭解決德國汽車晶片荒之外,博世此舉對於歐洲乃至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調整,有何啟示嗎?

歐盟2021年3月初公佈的「數位十年:2030數位目標」計劃,其中半導體部份要求歐盟在2030年前晶片產量倍增至全球市佔20%,製程技術要求攻入10奈米以下,主要開發的晶片品種還是難度較高的處理器(Processors);7月成立了「歐洲處理器與半導體科技計畫同盟」;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計劃推動歐盟的「晶片法案」(Chips Act),其中在地製造的目標甚至又提升到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

歐盟的半導體計劃目標似乎太過高遠。技術領先全球的台積電現在才不過剛開始試產3奈米晶片,歐洲大廠Infineon、MTMicroelectronics 主要產品都在20奈米以上,政治家掛心的可能是戰略自主與國家安全,但是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技術路線圖也必需得到在地企業的支持才有可行性。美國的intel發表2奈米技術,有IBM的助拳,想從台積電手中奪回先進製程的桂冠,這是有希望的;但歐盟官員制訂計劃目標的基礎不知為何?

博世一定知道台積電如何在2016年技術上超越intel的故事,那可是研發部門上下近兩年執行24小時輪班「夜鷹」計劃的結果,但是在工會制度強大的德國不可能複製這種「爆肝」模式;德國技術人員也不易培養出東亞國家那種以高度服從性為內涵的「工匠精神」(Craftsmanship)。還有別的方法嗎?

博世公司打造「未來工廠」。圖片來源: Bosch

根據博世介紹這所「未來工廠」的內容,博世採取的是極度自動化的作法,減少依賴人力,稱之為 「人與機器聯手」 (Humans and Machines Team Up),特色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蒐集廠區大數據來優化製程,還讓工程師戴上「擴增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為基礎的「資料眼鏡」(Data Glasses),方便遠在外國-譬如日本-的供應商可以直接「看到現場」而提供維修工作,不用親臨現場。

博世新廠的技術節點也設定在成熟製程,不求攻堅10奈米以下,但是選擇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SiC)晶片為主流產品,顯然前瞻又很務實的以滿足電動車與自駕車市場需求為目標。雖然獲得歐盟的2億歐元輔助金,不過只追求量的提升,不在製程目標上隨「數位十年」起舞。

視晶片為戰略資源而要求自給自足,是一種在政治上追求國家安全的邏輯,視晶片為一種商品而要求滿足市場需求,是一種在商業上追求最大利益的邏輯。博世建立的新廠佈局顯示,政治家要扭轉企業家的邏輯,還得加把勁。

烏凌翔,台大電機系畢業,美國密歇根大學電資碩士,現為台灣大學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