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維權人士離奇失蹤
2013年3月15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當地時間晚間六時在寮國首都萬象,桑巴斯‧桑姆豐(Sombath Somphone)和妻子吳水萌(Ng Shui Meng)下班之後準備開車回家。兩人分別開著一輛車並相約在家裡同吃晚飯。不過桑姆豐沒能吃上這頓晚飯。在開到薩德約路(Thadeua)的警察局附近之後,吳水萌就再也看不到丈夫的汽車了。
之後桑姆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可以從警察局的監控記錄看到。監控攝影頭錄製下了這一幕:桑姆豐的車被警察攔下,他下了車。過了一會兒,一輛摩托車停下來,摩托車司機開走了桑姆豐的吉普車。然後駛來了一輛卡車,有兩人下了卡車。他們接管了桑姆豐,把他帶上卡車,車開走了。這是能夠看到的桑姆豐的最後畫面。之後他杳無音訊,手提電話也打不通。
失蹤三月無處尋
事情發生之後,他的親屬和朋友一直想查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可是一直無果。幾十年來,桑姆豐都積極參與寮國的民間社會活動。
寮國政府強調,此事件具有最高優先權,會盡最大努力查清事情原委。可事實上,有人權組織,比如"人權觀察"指責,寮國官方持有蓄意阻撓的態度。
12月15日桑姆豐失蹤事件發生之後,立即出現了一種懷疑,即當今執政的共產黨本身就是幕後推手,或者至少參與其中。而寮國政府則反駁了這種指控。人權觀察的亞洲部負責人羅伯森(Phil Robertson)認為,這種反駁就是欲蓋彌彰:"桑姆豐是在一個警察檢查站被帶走的。他們說警察不知道桑姆豐發生了什麼事,這種說法完全不可信。"
Youtube上的一段影片
寮國當局以畫面品質不夠清晰為由,拒絕交向國際刑警組織或其他國際機構交出監控錄像原始素材的正式副本,以便這些機構做出更詳細的技術分析。而當局的這種態度令人憂慮。網路上可以看到一段有關畫面,這段影片是從屏幕上把監控錄像畫面再次錄製而成的,因此品質差強人意。一些細節,比如人的臉孔或者是車牌號模糊難辨。
人權觀察的亞洲部負責人羅伯森提出批評:"寮國政府一再隱瞞訊息,拒絕與國際社會合作。"科隆亞洲之家的負責人弗裡切(Klaus Fritsche)也認為,寮國政府與此事定脫不開聯繫,他說:"目前掌握的所有情況都顯示出政府的介入。如果這種情況在警察眼皮底下發生,肇事方幾乎不可能是一個陌生人。可是我們並沒有掌握確鑿的證據。"
桑姆豐可能是寮國最著名的人權活動家。幾十年來,他都在青少年教育、農村貧困民眾維權以及環保方面做出努力。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他創建了"參與發展培訓中心"(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Training Center),該機構是寮國第一個非政府組織。2005年,因為致力於可持續性發展,他獲得以菲律賓前總統拉蒙‧麥格塞塞命名的榮譽獎(Ramon-Magsaysay-Preis)。該獎被視為是"亞洲的諾貝爾和平獎"。
而因為他的知名度,國際上一些高層政客也十分關心他失蹤一事,其中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可是至今所有斡旋仍無任何進展。
到底桑姆豐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他突然成為寮國政府眼中的一粒沙,以至於必須要在公眾前消失呢?這些問題並沒有明確答案。
羅伯森和弗裡切都估計,桑姆豐在亞歐公民論壇的角色可能是導致此次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於2012年11月亞歐峰會在萬象召開之前舉行的亞歐公民論壇會議,桑姆豐是主要的組織者之一。
弗裡切說:"本次會議涉及了許多敏感的話題。比如土地使用權、腐敗和大壩政策等等。論壇期間,寮國政府官員插手介入,以防止寮國代表發出批評性言論。"而有些人因為不懼恐嚇而大膽發言,受到了打壓。"有些人在會後遭到了騷擾,甚至受到了間接威脅。"不過弗裡切沒有想到會發生桑姆豐被失蹤這樣的嚴重事件。
可以肯定的是:桑姆豐事件改變了寮國活躍人士或者是非政府組織成員的境況。弗裡切說:"願意暢所欲言的人已經大大減少。所有人都害怕也會在他們身上發生類似事件。"人們在各個方面都比較謹慎。比如一些敏感的話題,人們選擇見面交談而不再以電子郵件的方式交換意見。並且因為害怕被監聽,見面地點不是在辦公室,而是選擇飯店之類的公共場所。
生死不明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起事件讓人不安的是,被帶走的是像桑姆豐這樣的標誌性人物。人權觀察的亞洲部負責人羅伯森表示:"雖然在過去也發生過失蹤的個案。不過人們本以為,桑姆豐的知名度會起到保護作用。而現在大家都看到現在到底有多危險,他們更願意保留自己的意見。"
距離桑姆豐失蹤已經有三個月了。他的妻子、朋友和支持者連日以來全然沒有關於桑姆豐的任何消息。他們並不放棄會再次見到他的期望。為了讓公眾繼續關注桑姆豐的命運,他們在網路上設立了一個網站(www.sombath.org)。
而羅伯森也不願意往壞的方向去想,他強調:"我們必須保持樂觀,並且相信桑姆豐還活著。"
作者:Esther Felden 編譯:文木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