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寶馬推出新款電動車

2013年11月21日

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雄心勃勃,但進展緩慢。德國汽車製造商也不得不面對現實。難道電動汽車在眼下真的只是一個「玩具」而已?

epa03958152 People check out the interior of an electric car Zinoro 1E at its launch during the 11th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exhibition in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20 November 2013. Jointly developed by German car maker BMW and its Chinese partner Brilliance, the e-vehicle can run up to 150 kilometers per charge. Zinoro is also BMW's fourth sub-brand, after BMW, Mini and "i". The company will market the e-vehicle on a leasing mode. EPA/Kaifu Zheng CHINA OUT
之諾亮相廣州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寶馬與其中國合作夥伴華晨合作研發的新款電動汽車"之諾"(Zinoro)初次亮相就讓人驚訝不已,其原因倒不僅僅是因為這輛車的技術和造型,而是它進入市場的方式:不賣只租。本周三(11月20日),合資公司寶馬華晨總裁卡斯特內爾(Olaf Kastner)在廣州國際汽車展開幕前夕向外界透露了這一消息。

之諾外形很像寶馬X1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新款之諾主攻中國市場

從外形而言,之諾電動車與寶馬X1非常接近。這款車在沈陽生產,主打中國內地市場。但德新社報導認為,之諾看上去更像是一個試驗項目。從寶馬華晨總裁卡斯特內爾的話裡,人們也能聽出一些端倪:"租賃的方式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體驗我們的產品……這讓客戶不需要操心車輛養護,沒有後顧之憂。"

廣州國際汽車展的舉辦地點位於具有未來氣息的廣州電視塔腳下。主辦者試圖以"電動化未來"作為重點,將廣州車展打造為北京和上海車展之外的另一個中國車壇盛事,以吸引全球汽車工業的目光。但是,寶馬和華晨目前在電動車領域還沒有太多"野心"。卡斯特內爾對德新社表示:"這輛車的目標並不是獲得很大銷量,而是對電動汽車的體驗"。行內人士獲悉,首批投放市場的之諾汽車僅有1000輛。此外,該車的定價也沒有公佈,據估計應在40萬人民幣左右。

大眾XL1混合動力柴油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混合動力汽車仍是主流

寶馬在中國市場的重要競爭對手、奧迪中國總裁福根賴特(Dietmar Voggenreiter)認為,之諾"只租不賣"的決定是對市場現狀的一種"妥協,因為人們不願意出高價購買電動汽車。"他認為,對手的這一步棋也證明自己最初的決策是正確的:全神貫注於同時擁有燃油發動機和電力發動機的混合動力汽車,而不是在全電動汽車方面投入太多精力,因為"時機仍未成熟"。中國還不具備為電動汽車充電的基礎設施。"我們的客戶說,他們希望在家門口有一輛令人放心的汽車",而不是一輛每次開過之後都需要充電的"累贅"。

"我對於這種車(之諾)並不抱有期待",中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對德新社表示,"這只是為了'試試水溫'"。但寶馬試圖通過推出"之諾"實現了一箭雙雕的目的。一方面,"之諾"的誕生完成了北京政府提出的要求,也就是國外廠商要與中國夥伴研發出自主品牌。此外,寶馬還可以順便壓低自己全線產品的平均油耗。"因此對他們來說只有好處"。

大名鼎鼎的奧迪A3也有電動版圖片來源: Reuters

寶馬的其他競爭對手也都採取了類似的策略。賓士與其中國夥伴比亞迪合創的新品牌"騰勢"(Denza)已經推出了一款新車。大眾則打算和中方夥伴打響開利(Kaili)和天越(Tantus)的名號。此外,日本豐田也已經宣佈將加強與中方合資夥伴一汽和廣汽的合作,在江蘇開設一家混合動力汽車研究所。此外,豐田將從2015年開始在中國生產混合動力汽車。

不過,中國基礎設施和電氣標準的發展狀況可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就連中國政府官員不久前都對此提出了抱怨。地方政府都保護自己轄區內的企業,難以形成統一標準和規劃。

理想與現實差距甚大

電動車雖然環保,但蘭博基尼這樣的跑車依然是許多人心中的夢想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汽車市場增長迅速,截至今年10月市場總額增長率將近17%,遠遠超出人們此前預期,但電動車在其中所佔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據中國國務院的規劃,2015年之前中國替代型能源驅動汽車的生產量要達到大約50萬輛,到2020年甚至要達到500萬。但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全中國只生產了5889輛電動汽車。

頗為耐人尋味的是,寶馬及其中國合資夥伴對"之諾"所引起的國際媒體關注似乎並不怎麼歡迎。德國和其他外國記者一開始根本沒有得到新車展示會的邀請。"總部告訴我們,這只是一個地方性活動",記者們得到如此解釋。似乎這個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上的電動汽車不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話題。為美國知名經濟類通訊社工作的一名女記者對德新社透露,主辦單位甚至直接對她表示"不歡迎"。

綜合報導:石濤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