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家: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是過時政策

2013年3月5日

胡錦濤當政的十年中,中國經濟出現了迅速的增長。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不過中國的經濟模式也有著種種弊端,比如,環境生態就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A woman collects plastic bottles near a river where water is polluted with a reddish dye directly discharged from a small paper factory nearby in Dongxiang, in east China's Jiangxi Province in this March 25, 2005 file photo. China needs to break ties between polluting industries and local officials if it is to succeed in cleaning up its badly tainted water supplies, the founder of a new environmental group said Tuesday, Sept. 18, 2006. (AP Photo, File) ** CHINA OUT **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全國人大會議在本周二(3月5日)開幕,这一天,上海的街道上照舊像往常一樣車水馬龍。空氣中懸浮的灰塵含量已高達世界衞生組織規定標準的8倍。不過,空氣污染現在不僅僅是首都北京面對的問題了,有一段時間,8億以上的中國人口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強霾污染的影響。一位上海就讀的大學生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中國的環境已經達到十分嚴重受損的狀態了。政府雖然談到了環保問題,可是大多只是紙上談兵,通常沒有什麼實際效應。我覺得,不顧環保而一味推動發展是目光短淺的做法。應該放緩發展的速度,使用更和諧的方式。」

隱患重重

除了空氣之外,中國河流的污染現象也不容小覷。地下水和國民聊以為生的土壤也出現了受到污染的情況。近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實施「不惜一切代價求增長」的模式。而今,環境承載力已十分脆弱。越來越多的國民也對目前這種經濟增長模式提出質疑。
問題不僅僅體現在環保方面。拿投資來講,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大約一半都來自投資,也就是說來自興建住宅、高速公路、展覽中心、機場等項目。而中國的基礎建設雖然由此得到現代化,不過在很多地區,這種建設的性質已發生了改變。地方政府們爭先恐後大興土木,以便向中央政府匯報高增長率,以此來提升政績。

這種做法雖然消耗資源,但並不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可是中國的工業行業就是以這種模式運作的。國有集團或者是獲得地方政府支持的公司企業不參考需求而進行生產。比如鋼鐵業:中國鋼鐵業的產能已超過9億噸,這個數字遠大於需求量,至多會有3億噸左右的產能因此閒置浪費。價格也會受到影響而下降。

行業分析人士童鑫(音譯)說,最近幾年,國家一直倡導鋼鐵行業的聯合重組。可是來自地方的阻力過大,他們都想求增長。所以每次重組嘗試都不了了之。長久以來,中國的民營企業都表達出希望國家在經濟方面減少操控的訴求。有批評人士表示,大型國有企業基本都是壟斷企業,並且這些公司都掌握在黨政幹部家族的手中。

勿要墨守不合時之成規

上海經濟學家李維森表示,中國現在需要一個新的經濟模式。經濟已經逐漸成熟,「不惜一切增長」的模式已經不適用當前的情況。他說:「百分之5到6的增長率仍然是一個不錯的成績。我們不應該力圖去追求獲得8%的增長。」

中國現在正站在發達國家的門檻前面,李維森補充道,想要邁進這道大門,中國的經濟就需要少求發展,在保護生態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努力。應多刺激國內消費,少投資,進一步開放市場,減少國家干預,少一些對出口行業的重視,多關注發展服務行業。



作者:ARD        編譯:文木
責編:任琛



 

 

中國鋼鐵業:產能過剩的陰影揮之不去圖片來源: SMS Group
2007年,因為水體受到嚴重污染,湖北官橋湖湖面出現大面積「翻塘」現象,大約有5000公斤魚類死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