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家稱歐中開打貿易戰 德國將支撐不住

2023年9月14日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其年度盟情咨文中宣佈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一天來,各界的反響不一。經貿專家認為,中國反擊的話,將兩敗俱傷,德國受傷程度最深。

歐盟啟動的對華反補貼調查將持續多月
歐盟啟動的對華反補貼調查將持續多月圖片來源: Frank Hoermann/SVEN SIMON/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三在歐洲議會表示,世界市場充斥了來自中國的廉價電動車。"這些汽車的售價,是因為有國家的大量補貼才被人為地壓得這麼低",而這是無法接受的。因此,她宣佈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

馮德萊恩以上表示能否被證實,要等待今後持續數月的調查結果。該結果可能導致徵收懲罰性關稅。屆時歐盟理事會將對提高關稅決議進行表決,多數通過。

德國汽車產業對歐盟的貿易政策表示擔憂。《明鏡線上》寫道,有著深入的中國業務的德國工業將蒙受更多損失,而歐洲汽車客戶承受更高的價格,歐盟貿易政策將進一步朝著保護主義方向邁進。這也是法國總統馬克宏一直以來提出的要求,它符合法國車商標致或者雷諾的利益。

歐委會強調,不是因應行業的要求而啟動調查,歐盟自主做出反補貼調查,對此,歐委會已研判了多個星期。

他們發現,中國政府實施了廣泛的補貼政策,涵蓋汽車產業價值鏈的幾乎所有環節:從原材料的供給,到電池生產,再到開發軟體。中國政府部門的補貼形式包括發放資助、降低貸款成本,或者國家直接參股。

按照歐委會的計算,中國車商因國家補貼可以降低新車五分之一的價格,他們認為,正是這個政策,讓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在幾個月之內上升到8%。按照這樣的發展,幾個月之後,這個份額將漲到15%。

誰支持,誰反對?

周三(9月13日),德國和法國兩國經濟部長均發言支持歐委會的決定。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說,"如果你有懷疑,除了開啟調查,還能怎樣呢?",因此,歐委會的態度是正確的,至於中國可能的反擊,可以先不考慮。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表示,「我歡迎調查,如果補貼違反世貿規定,歐洲必須能夠回擊。」

歐洲汽車聯合會(ACEA)也表示歡迎馮德萊恩的決定,值得一提的是,該組織現任主席是雷諾CEO德梅奧(Luca de Meo)。

德國賓士集團則發表聲明表達批評之意,"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確保我們的富裕、增長和創新能力,保護主義措施只能起到反面效果"。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呼籲,歐盟的"正式調查必須考慮到整體利益"以及中國的回應,"很明顯,僅憑反補貼調查,對化解歐洲競爭面臨的挑戰,無濟於事。"

中國商務部周四(9月14日)通過發言人做出回應,稱歐盟此舉將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這位發言人說,"歐盟擬採取的調查措施是以'公平競爭'為名行保護自身產業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

之前,中國駐歐盟商會以於周三(9月13日)發表聲明,稱中國在電動汽車及上下游產業鏈上的優勢,"不是憑借所謂巨額補貼而形成的","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鏈與歐洲乃至全球汽車產業鏈具有良好的合作關係"。

聲明指出,"歐洲市場的開放應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上,並應為外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和無歧視的營商環境。如果僅因產品來源地而做出市場排除的做法,將有違歐盟在世貿組織的承諾"。

搶攻歐洲市場 中國電動車成慕尼黑車展亮點

01:5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經貿專家怎麼看?

事實上,歐盟以及德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領域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維也納經濟研究所所長菲爾博邁爾(Gabriel Felbermayr)認為,中國政府對國內汽車產業的扶植政策有多種形式,都違反了世貿組織的相關條款。然而,鑑於歐盟也有類似的政策,歐盟現在啟動調查的做法,是"坐在玻璃房子裡,往外扔石頭"(德語成語,意思是如果對方反擊的話,玻璃房便粉碎無疑)。

在接受法蘭克福匯報採訪時,他進一步解釋道,歐盟自己也實施補助項目如IPCEI(Important Project of Common European Interest),對國家補貼有例外的規定。"假如歐盟果真啟動懲罰性關稅,中國肯定會回擊,譴責歐盟自己實施著類似的行動。其結果就像當年歐洲空中巴士同波音佔展開的大戰,雙方就認為自己有理。"

一旦打起貿易戰,Felbermayr認為,總體而言,懲罰性關稅讓中國可能更受傷,因為中國向歐盟的出口量大於進口;但"德國將很難支撐住",德國不僅是出口大國,而且在中國有著廣泛的生產基地,比如,寶馬iX3全部在中國生產,而產品進入歐洲的懲罰性關稅,企業得額外自己承擔。

電動車平民化 中國製造?

16:3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綜合報導)

© 2023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