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2019有望成為電動車發展突破之年

Insa Wrede
2018年12月31日

對德國汽車生產商來說,2018年可謂多事之秋:憂慮美國海關稅、應對柴油車禁令。來年將出現何種情況?德國之聲為此採訪了有「汽車權威」之稱的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教授。

Deutschland Autospezialist Prof. Ferdinand Dudenhöffer an einer Stromtankstelle
杜登霍夫教授是德國汽車專家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R. Weihrauch

德國之聲:對汽車生產商而言,2018年挑戰多多。在全球最大銷售市場中國,新車銷量減少;在歐洲,實施更嚴格的廢氣排放新標準,眾多德國城市作出禁止柴油車入城決定。汽車市場來年會面臨何種情況?

杜登霍夫:對汽車生產商來說,來年不會輕鬆,因為,在中國遇到的問題不會一夜間消失;2019年,全球範圍的汽車銷售將少於2018年;美國市場上,川普总統一手製造的"騰躍"也將停滯,或小幅回落。在歐洲,我們也將看到類似發展。景氣將有所減弱。

此外,隨著歐盟出台關於至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新規,對汽車生產商的要求提高。也就是說,生產商們必須增加投資,必須考慮,如何集中投資。比如,不再投資燃料引擎,而是只投資電動引擎--沃爾沃已先行一步。

德國之聲:明年,在很多城市,尤其是老一代柴油車將被限行。柴油車已然接近壽終正寢了嗎?

杜登霍夫:我相信,是的。2019年,柴油車將會大範圍被禁行。車主們深為失望,各城鎮不知所措。對所有各方而言,它都是一種極為棘手的局面,因為,所有各方都曾犯過大錯。之於汽車生產商,實施更嚴格CO2排放新規,意味著必須擯棄柴油動力技術,考慮如何以俗稱的"48伏混合動力"技術走向未來--至2027年;然後,從2030年起,生產的新車中必須有一半是純電動車。

德國之聲:在電動車上,到目前為止,特斯拉遙遙領先。美國人終於做到了,成批生產Model 3。其他生產商也擠入市場,2019年,所有德國汽車生產商就都會向市場投入新款電動車。但是,德國人如此長期迷戀柴油技術,是否還能在電動車領域跟上人家?

杜登霍夫:我們預期,2019年,在德國,特斯拉將絕對是市場領袖。Model 3現在已經供市;某些時候,特斯拉可一天生產1000輛車。在美國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特斯拉過去3個月的銷售量超奧迪品牌總銷售量25%。明年年初,Model 3將進入歐洲,那時,德國國內亦會重新燃起特斯拉熱。儘管新款上市,但2019年,德國汽車生產商們仍將落於人後。不過,從2020至2022年,隨著更多新款車投放市場,德國汽車生產商將能贏得加分。

特斯拉Model3已經在德國上市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XPPP/A. Marchi

德國之聲:要是2019年有那麼多新款車進入市場,那麼,它是否會成為德國電動車發展的突破之年?

杜登霍夫:按我們的估計,會是這樣。我們預期,明年將售出8萬輛純電池驅動的電動車--要注意不是混合動力車,而是純粹的電動車。今年,只銷售了35000輛純電動車。特斯拉的Model 3將成為市場領袖。在它之後,就是奧迪新型的e-tron、梅賽德斯的EQC系列、寶馬的電動Mini。也就是說,在一點、一點前進。德國人趕了上來。2019年起,純電池驅動的電動車也將在德國啟動。

德國之聲:可是,尤其在德國,用於純電動車的充電站依舊太少;別的歐洲國家亦然。電動車價依舊過高。考慮到這一情況,人們現在究竟該買何種汽車呢?

杜登霍夫:誰如果現在要換掉柴油車,可以將汽油車作為過渡。他或許租賃二、三年--最好是48伏的混合動力車。以後,電動車的供應狀況將大為改善,這既指續航能力,也指價格水準。眼下,人們已可買到售價2萬歐元左右的電動車,比如雷諾Zoe--如果把新車換舊車獎勵金計算在內的話。雷諾Zoe是小型乘用車,類似大眾的Polo,續航力350公里。所以說,對個別人來講,已有選擇可能,不過,還不是對所有人。再有個二、三年,選擇的可能性肯定還會顯著增加。

德國之聲:這就是說,您預期,再過二、三年,電動車的價格會明顯下降?

杜登霍夫:會下降。不過,只是在2025年後才會大幅降低,因為電動車的最貴部分是電池。由於大家現在都集中開發電動車,在電池組電池市場上出現緊缺現象。相關生產能力將得到擴建。一段時間裡,電池會貴一些,但到2025年左右,新的生產能力將已建立起來,電動汽車市場將不再是電池生產商,而是顧客說了算。

 

杜登霍夫教授是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機動車研究中心(CAR)負責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