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經濟增長的時代還沒有過去」

任琛
2020年4月17日

中國最新公佈的經濟數字打破了幾十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紀錄。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宏觀經濟專家馬特斯(Jürgen Matthes) 認為,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持續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未來中國政府面臨的挑戰,也是全球各國政府的難題。

CHINA-ECONOMY-PMI (CN)
山東濰柴集團的生產車間已經恢復生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G. Xulei

德國之聲: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字,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6.8%的負增長率。這也是中國1992年以來開始統計季度數據以來,首度出現負增長。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上一次中國實質上出現經濟萎縮是1976年文化大革命末期。但同時,分析家們一直對中國官方統計數據的真實性表示懷疑。您覺得-6.8%這個數字可信度有多高?

馬特斯:我們知道,我們自己也會修改一些之前公佈的經濟數據。有關中國官方統計數據真實性的討論一直都存在。我們對中方的實際統計操作流程並不瞭解,所以也無法在這裡作出有根據的判斷。只能等著看中國經濟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表現如何。

德國之聲:那中國第一季度的這個-6.8%增長率對於世界經濟來講意味著什麼呢?

這當然意味著在今年第一季度,作為增長引擎的中國經濟出現故障。同時我們也看到全球各國經濟都受到新冠大流行病的廣泛影響。所以說不僅僅是中國受到了影響,亞洲的出口經濟體和德國的出口經濟也受到了負面影響。

德國之聲:根據德國工商大會的最新調查,許多德國企業認為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目前歐洲和美國的經濟狀況其實比中國還要糟糕。您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我們看到的是,中國更早的開始,也更早的結束了封城政策。所以說上述判斷對當前的情況來說也許是正確的。但最後德國和歐洲的經濟能夠怎樣實現復甦,和我們制定怎樣的退出政策息息相關。當然,德國企業的上述判斷也跟中國官方公佈的數字可信度有多高息息相關。

總的來說,我們當然注意到中國政府正在推廣一種敘事方式,就是說它更好的應對了新冠危機。所以說,當德國企業家在這種情況下作出歐美經濟狀況比中國還要糟糕的判斷時,還是需要十分小心的來看待的。

德國之聲:那您覺得中國政府到目前為止抗擊疫情的做法該如何評價呢?

中國的反應當然太滯後。如果相信官方的消息,會看出後來他們的反應堅決肯定。但我們不知道當時在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在中國也沒有觀察員,所以也無法作出判斷。

德國之聲:現在中國的經濟首次出現6.8%這樣大幅度的下滑。有分析人士說這意味著幾十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歷史已經徹底結束。您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目前沒有什麼相關的跡象。我們要看看2020年接下來的幾個季度發展情況如何。是否能夠保住目前各界預測的年度正增長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預測的中國經濟年度增長率為1.2%。其他一些分析人士的預測為1.7%。我認為,如果情況不好,最後2020年經濟增長率是個負數也是有可能的。當然這取決於接下來數周數月的發展。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世界經濟復甦的情況如何?中國經濟其實也與此緊密掛鉤。這個問題的後面目前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當然這是指今年的情況。大部分專家認為明年會迎來經濟的強力反彈。如果我們要展望2021年之後的情況,就必須審視各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究竟在新冠疫情中發生了怎樣實質性的變化。到那時,各國的債務都會很高,去債的壓力也會很大。這對於中國以及世界其它國家來說都是一樣的。

所以我覺得整個未來全球經濟的走向會是溫和向上的,但會受到債務的影響。總結來說,中國經濟增長的時代還沒有過去。關鍵的問題是中國政府和金融體系的債務最後會帶來多大的負擔。因為過去幾年我們已經看到中國的債務不斷在迅速增加。

德國之聲:說到債務,也就說到了中國政府目前所能夠採取的對應措施。在新冠危機爆發前,中國金融領域的領導層不斷強調中國在調控政策的工具箱裡還有許多可用的選項,應對各種內外形勢的變化。面對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各種挑戰,您覺得如今中國的領導層依然還有那麼多政策性調控的選項嗎?

我覺得問題不在於說中國政府現在有什麼行動的選項,因為政府當然能在短時間內向經濟注入許多流動性,放鬆管控政策,免去企業稅負等等。就像我們在德國也正看到的一樣。這裡面關鍵的問題是這樣做會怎樣影響到政府未來的行動能力。也就是說如今的負債會給未來的經濟增長帶來怎樣的負擔。此外,新冠疫情讓多少有工作能力的人死亡,這個國家原本的工業生產能力是否得到了保留。人們是否又有信心消費和投資。這些都是決定新冠疫情過後未來經濟走向的重要因素。

武漢已經開始重新恢復正常圖片來源: AFP/H. Retamal
德國經濟學者馬特斯圖片來源: IW Köln/Uta Wagner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