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中國需要巨變」

2017年2月25日

中國在經濟上必須重新定位:未來不想繼續做世界工廠,而是更注重消費與服務行業。然而這種變革能否成功?德國之聲對此採訪了經濟專家馬庫斯‧陶伯(Markus Taube)博士。

China exportiert Luxusbusse nach Venezuel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 Chun

德國之聲:在您看來,目前的中國經濟模式的可持續性如何?

陶伯:我認為,基本上是相對可以持續的。(中國)在消費方面進步很大,服務行業也發展地不錯。但是工業領域在國家商業投資之下仍呈現停滯。要知道,全國的平均經濟增長數字並不適用於每個地區。在一些地區經歷著經濟奇跡的同時,一些地區在衰退。東北地區面臨最大的結構改革,也將面對最艱巨的問題。在這裡,肯定還談不上可持續性的經濟結構,需要巨變。

德國之聲:中國政府在自由化經濟改革方面的空間有多大呢?

陶伯:在我看來,自由化經濟改革必須是通過顯著的社會福利項目換來的。一個改革項目難免會帶來就業崗位的流失,而這一點必須通過社保得到緩解、緩沖。

德國經濟專家陶伯博士圖片來源: Privat

德國之聲:您怎樣預測呢?會有這樣一個改革嗎?

陶伯:我持懷疑態度,覺得不會有太多變化。我認為,先需要能力建設,這意味著,需要更多具有落實改革能力的專家,而且不僅是在領導崗位,而是在各個層面上。另外,習近平的執政地位必須更穩固,他必須排除阻力,以便在面對黨內其他派別時不受影響。同時鑑於"川普效應",也需要更多的安全保障。只有在滿足這些條件的時候,中國政府才能冒險,進行更大的結構改革。

德國之聲:中國經濟正面臨巨大的挑戰。與此同時,有民意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對於經濟發展非常樂觀。這是否互相矛盾呢?

陶伯:對此我並不吃驚。中國沒有新聞自由,看看中國媒體,都是非常積極的。核心訊息是:"我們能辦到"。此外,很大一部分中國青年人很天真,對於政治也不太敏感。我在中國教書每天都在經歷這些。中國沒有典型德國人的那種先否定一切的問題意識,這和訊息獲取有關,也和(中國)注重背誦重複、不注重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教育制度有關。

陶伯(Markus Taube )博士在墨卡託管理學院教授東亞經濟和中國國情,他同時是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研究所的所長。自2009年起,他也擔任魯爾都市孔子學院的院長,負責中國經濟的內容。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