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何韻詩:香港和台灣面臨中國的日益滲透

William Yang
2019年7月19日

自從6月份香港發生「反送中」抗議運動以來,歌手何韻詩成為不多見的運動代言人。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她指出支持這場運動發展的幾個關鍵因素,並解釋了為什麼中國滲透對香港和台灣構成威脅。

 HJongkong  (AFP)
何韻詩在聯合國為香港抗議運動發聲圖片來源: AFP/F. Coffrini

德國之聲(DW):自2014年以來,你一直積極參與香港的社會運動。在你看來,這次反"送中"運動有哪些主要不同點?

何韻詩(何):首先,最大的不同在於,這是一個沒有領導的運動,全靠抗議者的自發投入而發展起來。我認為,這在全世界都非常獨特,難得一見。在雨傘運動期間,有些關鍵組織和運動領導者企圖為所有抗議者決策,而這恰好是運動無法持續下去的原因之一。每一個細小的決定都要爭來吵去,確實減緩了整個運動的進程,讓政府有足夠的時間瞭解和應對。

由於這一次運動沒有領導,香港政府難以與抗議者進行有效的談判。如果沒有一個特定的領導人讓政府污名,政府只能譴責整個運動。

另外,抗議思路產生的方式也比以前更加自然,抗議者總是努力找出最佳方案,然後動員人們參與。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獨特和健康的運動,抗議者可以真正表達他們的意見,並讓運動有機地發展下去。

DW:您如何看待政府對抗議運動的回應及其警力部署?

何:我認為政府仍然對整個局勢感到困惑,因為一些官員還在談論外國勢力干預,以為能夠從中找到抗議運動的根子。這些只是無知的說法,表明他們不知道運動為什麼發生。我認為整個局勢已經超越了政府的控制,政府將始終跟不上趟。

於是,政府試圖通過部署警力來引發暴力,同時傳播警察和抗議者之間衝突鏡頭來達到宣傳目的。然而,他們抹黑運動的努力效果不彰。越來越多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人們加入抗議活動,從他們應對警察的總體情況看,政府難以如願以償。

"政府不知道運動為什麼發生「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Fong

DW:作為名人和公眾人物,您如何看待自己在反"送中"運動中的角色?是什麼原因促使深度介入運動?

何:我一直站在運動前線,我相信這讓我能夠見證正在發生的一切。有些時候,我想我可以充當抗議者的護衛盾。作為一個名人,當警察認出我時,他們可能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克制。

此外,由於這場運動幾乎沒有領導者,新聞媒體不知道找誰來採訪。作為一個名人,我想我自然會成為一個人選,可以談論運動的發展。現在,我認為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

DW:你在聯合國發表講話以後,遭到來自中國政府和中國網民的批評。你會如何回應這些批評?

何:我認為香港人起來反對正在這座城市裡發生的不公正現象並非一廂情願。此外,我認為聯合國正面臨威權主義國家狼狽為奸的局面。 37個國家聯合發表支持中國新疆政策的公開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一個全球現象,不僅僅發生在香港。

世界上有很多暴君濫用權力,奴役人民,但是他們假裝什麼也沒發生。當各國政府對此無所作為時,人民就應該聯合起來反對不義。我認為,當一個國家的外交部把言論自由稱為一廂情願的時候,它只能證明他們正在試圖壓制人權。

DW:我們一直在觀察台灣與香港民間社會之間越來越多的互動,而且你也親自參與了兩地藝術家聯合製作的一首獻給這場運動的歌曲。為什麼你認為兩地之間的緊密聯繫很重要?

何:香港和台灣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對其內政的滲透。距離台灣總統大選還有不到六個月的時間,我認為台灣正面臨著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之間的掙扎。香港就是一個例子,它顯示了中國如何以根本無法兌現的承諾來欺騙人民。

香港回歸僅有22年,中國已公開宣稱中英聯合聲明是一份歷史性文件,他們不需要遵守。我認為台灣必須清醒地意識到香港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因為它也將很快發生在台灣。

我認為,如今台灣在亞洲的角色至關重要,因為它擁有真正的民主,人民有權做出決定。此外,作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亞洲第一個國家,台灣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義。當亞洲地區的許多政府還在侵犯基本人權的時候,我認為台灣不僅要守護自己,也要幫助更多的人們。

DW:有消息稱香港抗議者在台灣尋求庇護,不久的將來這種事情還會越來越多。你覺得這對香港意味著什麼?

何:我認為這是對香港政府的打臉。今年早些時候,兩名香港抗議者在德國尋求政治庇護,獲得德國政府的批准。現在一些香港學生在台灣尋求同樣的庇護,這表明台灣的制度比香港更健全。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過去幾周裡表達了支持香港抗議活動的支持,我希望這可以幫助那些試圖在台灣尋求庇護的香港學生。儘管香港政府可能會譴責台灣政府的決定,但我認為這是正確的做法。

DW:您認為反"送中"運動將如何發展?

何:現在香港同時發生若干起抗議活動。目前,小規模抗議活動正在香港各個角落舉行,而大型集會仍在組織。我認為大型活動有助於鞏固這一運動的成果,並向政府表明香港人不屈不撓堅持抗爭。另一方面,各個地區發生的小規模抗議活動,方便人們參與到運動中來。

香港一些電視台充當政府喉舌,傳播政府宣傳,這些社區抗議活動可以讓人們親眼目睹運動,做出自己的判斷。香港的年輕人在整個抗議活動中都非常聰明,富有創見,因此我對運動的發展充滿信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