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俄中通氣 三方共贏

文山
2019年12月3日

本周一,俄羅斯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第一階段工程正式投產,普金與習近平通過影片連線見證了管道開通儀式。該工程對中俄兩國的能源戰略、外交政策有著怎樣的意義?對俄羅斯天然氣的傳統大客戶歐洲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德國之聲專訪了中國社科院的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

Russland China Gas-Pipeline l Kraft Sibiriens - Sila Sibiri
俄中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項目2014年簽署、2019年初步投產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ITAR-TASS/V. Sharifulin

德國之聲:俄中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其意義主要體現在政治方面還是經濟方面?

姜毅:最主要還是經濟意義,尤其是對於中方而言。中國近年在大力發展新型能源,對天然氣的依賴越來越大。儘管現在已經有緬甸、中亞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還有基於海運的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通道,但是在能源結構調整的背景下,需求不斷擴大的國內天然氣市場仍然無法被滿足。而且,中國與俄羅斯就天然氣管道曾經談判了十多年,也能說明,這個項目其實體現了中國對自身能源供應安全的長期考慮。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這條管道有助於中國增強能源進口的多樣性。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性也會上升。

姜毅: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首先,中國能夠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另外一方面,即便這條管道全面投產,高峰期的運送能力也不過是每年380億立方米,不到目前需求的五分之一,所以也談不上對俄羅斯產生什麼依賴。不論如何,中國能源多元化、減小對單一來源依賴,這一方向不會改變;也就是說,這條管道開通後,從緬甸、從中亞、通過海運進口的管道天然氣或液化天然氣並不會減少。

10月16日,中國黑河的施工現場圖片來源: Reuters/Stringer

德國之聲:對於俄羅斯方面而言,大規模提升對中國出口量,是否意味著莫斯科在與主要客戶歐盟議價談判時,手中能夠握有更重的籌碼?

姜毅:我不認為俄羅斯想借此增加對歐議價的籌碼。過去幾十年來,俄歐之間的天然氣議價機制已經相當成熟,雙方在這方面並沒有突出的矛盾。同時,這些年來,歐盟也在努力推動自身能源供應的多元化,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尤其是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後,這一趨勢十分明顯:儘管目前歐洲能源市場上俄羅斯天然氣依舊佔據了極大的份額,但是與過去高峰期相比,俄氣的比例已經明顯降低。所以,從俄羅斯的立場出發,它也需要實現天然氣出口的多元化。擴大對中國的出口,也是俄羅斯的戰略選擇。

德國之聲:您的意思是:尋求能源多元化的歐盟需要減少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俄羅斯則需要開拓歐洲以外的天然氣供應市場,恰好中國又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來推動自己的能源多元化,三方的利益恰好實現了一致?

姜毅:對,這是三方共贏的局面。

德國之聲: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議價機制已經十分成熟,而俄中之間的天然氣供應價格卻不公開,流出的數字只有五年前簽訂協議時"合同金額或高達4000億美元"這樣十分模糊的表述。雙方為什麼要對此守口如瓶?這是否和歷時多年的拉鋸談判有關?

姜毅:我認為這有兩方面原因。首先,中俄之間的天然氣議價機制並不成熟,其背景是整個亞太天然氣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都不成熟。所以,雙方議價時,即要參考國際市場價格,也要考慮亞太地區的特殊情況,還要計算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基建成本。更加複雜的是,俄羅斯總體經濟形勢並不好,資金緊張,幾年前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集團還向俄羅斯提供了其境內管道的建設貸款,這幾筆貸款也必然會融入到價格形成機制中。考慮到貸款的浮動利率、償還年限等多種因素,每年的償還金額都在浮動,這就導致今年的供氣價格和明年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暫時還無法形成一個長期的價格機制,畢竟這個價格的構成目前實在太複雜了。第二方面的原因,則是俄羅斯方面想利用當前亞太天然氣市場不成熟的局面,企圖將俄中議價機製作為將來亞太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的模板。我們知道,俄羅斯還想向日本、韓國擴大出口天然氣,在與中國的議價機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莫斯科當然不願意把這個價格公開,導致今後在與日韓議價時陷入不利的局面。

靠近黑龍江中俄邊境的阿塔曼斯卡亞管道加壓站圖片來源: Reuters/M. Shemetov

德國之聲:您這是在暗示,俄羅斯正在以相當優惠的價格向中國供應天然氣?

姜毅:不能這麼簡單地推斷。雙方的價格形成牽涉了太多的因素,非常複雜,同時還要考慮到潛在的第三方、第四方。不論是俄方,還是中方,都有著自己的算盤。北京方面同樣不希望因為今天公佈了價格數字,而在今後談判時限縮自己的迴旋餘地,因為我們剛才談到了,價格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在浮動。誰都不想把今後討價還價的路給堵死。

兩國元首通過影片連線見證了管道投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Klimentyev

德國之聲:這條管道的經濟意義大於政治意義,但是政治意義也不是完全沒有。比如5年前簽署協議時,俄羅斯正因為強行吞併克裡米亞而遭到西方國家的孤立。而昨天,兩國元首也都通過影片連線共同宣佈管道投入營運。您認為,雙方如此高調宣佈投產,究竟有哪些政治上的動機呢?

姜毅:對於俄羅斯而言,歐洲在減輕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西方國家在政治上正在圍堵俄羅斯,而此時與中國的能源合作,有助於莫斯科在國際天然氣市場上保住一定的份額,鞏固自己的能源大國地位,從而突破圍堵,這樣的象徵意義十分明顯。對於中國而言,能源一直是中俄雙邊關係極其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國際經貿鬥爭十分複雜、中國陷入與美國貿易戰的情況下,擴大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能夠讓中國強化對外開放、堅持國際合作的形象,從而宣示其政治影響力。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