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先給中美領導人台階下

夏立民
2019年10月14日

第13輪的貿易談判看起來中美難得取得了共識,但仔細看實質內容都還是雙方沒有爭議的項目先行,真正關鍵的矛盾問題還沒有處理。德國之聲專訪中國經濟學家沈凌,聽聽他如何分析這次的協議和下一階段的談判。

Japan G20 Gipfel in Osaka | Donald Trump und Xi Jinping
中美能否達成書面協議還是未知。中國官媒只說了討論後續磋商,同意朝最終達成協議邁進。川普则非常樂觀表示已經達成初步協議,就等簽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S. Walsh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之聲:怎麼看中美貿易談判後的初步協議?

沈凌:我認為就是兩個一直沒有談下來的人,在尋找一個中間妥協的步驟。我們看到一開始去年說有貿易糾紛時,大家一直期盼中美之間能夠達成最終的協議。但是一年多來,大家在關鍵問題上一直沒有達成妥協。其實雙方的政治領袖都是需要一定的台階下。向川普的話,現在焦頭爛額。中國方面肯定也一樣,期待能夠有一個成果,給大家有一個交代,就大家有一個中間協議。其實中間的內容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們一直以來關注焦點的問題,比方說對監督機制的建立,其實我們是沒有真正達成一致的共。所以可能這個就被留待後面。

這有時候也是中國政府一慣的智慧,中國人一直覺得,如果談不下的話,可以把它先放一放。而不需要把所有的事情在一步內都解決掉。我們在解決很多問題都是這樣的態度。這一點的話,美方也可能是承認了這個現實。他們以前一直希望一下子就把中國政府都搞定。但事實上也做不到,只能承認一個階段性的協議。

德國之聲:不過就是否已達成初步協議,雙方還不同調?

沈凌:中國政府《人民日報》的態度是,我們正在朝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是美國的總統說是我們已經達成階段性的協議。川普希望馬上給他的民眾有一個交代。因為他現在有多條戰線,跟歐洲也要打貿易戰,也要徴關稅。他希望給大家一個交代,證明自己還是很有能力的,把中國這麼難搞的對手也搞定了。但是中國其實非常務實,我們知道這一年多來美方的態度。所以我們其實比他們來說更保守一點,我們覺得還沒有把問題解決,只是往解決問題的方向在前進而已。

沈凌認為,初步協議只是先給雙方領導人台階下,真正的矛盾問題還有待長期的磋商。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L. Jie

德國之聲:中國承諾每年將購買美國農產品400億至500億美元,並在智慧財產權保护、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取得進展。會認為是中國少量讓步先換取貿易休戰嗎?

沈凌:從宏觀上來講,的確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在去年剛剛開始打貿易戰的時候,其實中國政府並沒有準備很充分。我們也一貫認為只要通過買買買就可以把美國人的訴求滿足了,把這個問題拖下去。後來才發現,這一屆的政府跟以前的不一樣。僅僅通過買買買好像不能夠完全解決問題。他要的更多的是制度上的變革。所以如果說談了一年多,回到買買買的模式,應該是對中國政府來講最合理的解決方案。因為本來中國就需要能源產品跟農產品。這個是自由貿易方向下面最合乎邏輯的一個解決方案。這個方面美國是比較有優勢的。我們一定要不進口他們的大豆,不進口他們的豬肉,然後我們自己養豬的話,這個其實是違背比較優勢原則。我想,如果能夠通過更符合國際貿易制度原則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個對中國來講是最有利的。我們同時也需要進行制度上的變革。因為這個對中國長遠來講也是有好處。

德國之聲:對雙方接續談判樂觀嗎?

沈凌: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長期的問題。因為中間糾結到兩個很複雜的矛盾。一個是我們中國自身在繼續發展,在繼續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所需要的制度性變革。這個並不一定是來自美國的壓力我們才需要的變革。其實沒有美國和歐洲的壓力,我們仍然在使市場經濟更完善的制度建設上,需要更多更深刻的改革。如果有一定外部壓力的話,有助於我們國內的改革。這個是一對矛盾。我們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或者繼續深化的問題。

中國經濟學家沈凌圖片來源: privat

另外一個的話,是國際貿易之間的糾紛。美國的壓力並不是出自於對中國繼續改革的好心,而是為了維護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所以在這種壓力下面,有很多是不理性的。很多壓力是有悖於我們的經濟利益或主權的原則。比方說監督,我們當然希望有不可逆的改革的進程。但是誰來監督呢?是由一個美國特使來監督中國政府?這個哪怕是中國老百姓從情感上也不能接受的處理方式。像這種矛盾就是民族或國際間的矛盾, 這兩個矛盾糾結在一起,應該不會這麼容易短期內就解決掉。 制度變革本來就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

沈凌為德國波昂大學經濟學博士,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副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