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我本想仲裁裁決會不偏不倚"

採訪記者: Rodion Ebbigahusen.2016年7月13日

海牙仲裁法庭的南海案判決周三出爐後引發媒體巨大反響。波昂大學國際法學教授塔爾蒙(Stefan Talmon) 認為,判決無助於解決南海衝突,而國際法本身也將因該案中期性受損。

Niederlande Schiedshof Den Haa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德國之聲:海牙仲裁法庭的裁決是菲律賓的全面勝利嗎?

塔爾蒙:是,是一次全面勝利。

德國之聲:您感到吃驚嗎?

塔爾蒙:有一點兒。我本想裁決會是不偏不倚的。菲律賓提出的15項裁決申請中,有14項的裁決結果對菲律賓有利,而且文字不容置疑。這超出了一般情況下對國際法庭的期待。

德國之聲:讓您最感意外的是什麼?

塔爾蒙:當然作為法學家我能夠理解仲裁法庭的書面解釋,但經常的情況是,司法領域會有若干個經得起推敲的見解。比如我對"島嶼"概念非常嚴格的解釋持批評立場。這是一個法庭首次在這個問題上表態,首次對非常重要的海洋權協約裡的一個重要條款進行解釋。仲裁法院認為,在南中國海的南部不存在一座島嶼。

德國之聲:這難道不是也自動駁回了越南和馬來西亞在南沙群島(國際稱Spratly)部分控制地帶的主權聲索嗎?

塔爾蒙:是的。但對越南和馬來西亞而言,這樣的判決最終是有利的,因為它們都是周邊國家,沒有島嶼,反倒對它們有利。它們可以從大陸海岸線出發縱深至海洋的200海裡,為所謂的大陸架或"專屬經濟區"的劃定,而不受從島嶼衍生出來的主權影響,況且相關島嶼常有主權爭議。

德國之聲:仲裁法庭嚴格的島嶼解釋是最終解釋嗎?

塔爾蒙:也是也不是。這個法庭是專門為這個案子設立的,也可以繼續設立其它法庭,而且前者的判決對後者不具約束力。可能導致另一個法庭在類似問題上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釋,為島嶼概念賦予更廣的含義。

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這對第一個裁決有影響嗎?

塔爾蒙:前後裁決具有平等的地位。

德國之聲:如果它們是矛盾的呢?

塔爾蒙:即便出現這樣的情況,它們也是平等的。國際法不同於國內法律,國內法有中高級之分,便於釐清判決等級,國際法裡沒有聯邦法院或者聯邦憲法法院。最終形成一場博弈,看最後誰的意見得以佔上風。

德國之聲:這場"意見競賽"中,仲裁裁決有一定的地位嗎?

塔爾蒙:國際法的一個很大問題是,它不具備執法機制。最終仲裁結果只能是各方作為接下來政治博弈的論據。這樣,法律從某種意義上說淪落成政治工具,而這支劍究竟有多鋒利,取決於判決的水準,以及判決在法學界和國際社會認可的程度。

沒有人去閱讀500頁的仲裁文本,哪怕只是通讀。我們目前看到和聽到的,全都是情緒化的過激言論。而許多國家的司法部門會在未來數周以及數月裡仔細研讀仲裁文本,在這之後,他們才會考慮如何從法律角度表達立場。

不能忘記的是,仲裁判決對島嶼過窄的定義有著超出南海區域的普遍影響力。如果仲裁的這一觀點得到伸張,受影響的不僅是中國,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日本等因島嶼而獲得海洋區域主權的國家,都將受到影響,因為按照仲裁法庭的意見,一些地方不再是島嶼,也就不能順理成章地衍生出200海裡專屬經濟區。而這將在全球範圍內帶來海洋新秩序。

德國之聲:在您看來,這一案子有助於增強國際法的地位,還是對其有所削弱?

塔爾蒙:總體而言,國與國之間產生衝突不是訴諸武力、而是通過法律的途徑加以解決,總是值得歡迎的。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特殊境況,首先一個國家從一開始就質疑法院的管轄權,其次,作為中立觀察者,人們的印象是,法律以及仲裁法庭被菲律賓弄成一場政治官司。聯繫到仲裁判決之後得不到貫徹,國際法將承受中期性較大打擊,而在我看來仲裁法庭根本沒有探討最關鍵的問題,更為這一打擊增添力度。

德國之聲:怎麼解釋?

塔爾蒙:中國、越南和菲律賓一樣,都將群島作為整體看待,並稱對它們整個享有主權,只有法庭內不這麼做。只有在法庭內,菲律賓說,他們只關注一些單個的島礁。本應在該案提出的問題是:在南中國海,基於周邊國家的一向做法,有沒有一種地區性的、為群島規定了領土主權的"國際習慣法"?如果提出這樣的問題,那麼就不會再去探討單一的島、岩或者礁石,而是一個整體,即南沙群島(國際稱Spratly)。雖然這一觀點在探討《海洋法公約》時被駁倒,當時稱,只有像菲律賓這樣的島國才有權將所謂的"內部水域"作為自己的領土,但地區性的、作為"習慣國際法"的概念是否沿襲下來這一問題沒有得到回答。因為雖然中國、越南和菲律賓都是《海洋法公約》的簽署國,但他們在整個談判期間以及後來都一直在堅持他們的信念,即群島是一整體概念。

也就是說,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國際法還沒有給出答案的問題:如果海洋當中的群島( Archipel)沒有構成一個國家,那麼它們擁有怎樣的地位?這一問題在仲裁程序中完全沒有得到考慮,因為仲裁法官不允許對此表態。但這一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整個仲裁程序也顯得有些不接地氣。

德國之聲:仲裁之後,周邊國家向解決衝突前進了一步?

塔爾蒙:沒有。完全沒有。我想,這一裁決對於解決衝突至少中期性是於事無補。中國從一開始就拒絕了仲裁,在國內這一點無法改變。如果菲律賓只認准仲裁判決,將會引發中國的回應,而中國是不接受仲裁的。

菲律賓雖然在仲裁上獲勝,但現在必須超越自我,將仲裁裁決整理好放到一邊,同時尋求與中國找到共同的基礎。不過這一點可能作不到,那麼,仲裁裁決還將繼續被政治化。菲律賓贏了官司,卻失去對判決的控制。美國會利用判決,越南和其他國家也會這樣做。想抨擊中國時,就可以拿裁決來說事,如指責中國不信守法律,中國不是國際社會的好成員。這一裁決將在今後數年內同中國如影隨形,不肯離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