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拜習會意在表明中美仍是負責的大國
2022年11月15日德國之聲:您對習近平與拜登周一在峇里島會談中透露出的訊號和基調有何整體的看法?
馬安洲:雙方是帶著明確的意圖和態度進入這個會場的,即應該為兩國關係設置一個底線;目前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特別是涉及到台灣,雙方都認為有點超出了可控的範圍,在朝一個人們不樂意看到的方向發展。
因此即使不達成任何具體的或新的、大的突破,他們做到了舉行這樣一場會談,傳達出了一些訊息和畫面,實現了互相交流,僅僅這一事實就可能是一個穩定關係的時刻,就產生了效果。
這當然是一個舞台,雙方都試圖向他們的夥伴和全世界展示,有可能以一種負責任的方式管理他們關係中的競爭層面。他們仍然可以在全球問題上--就像20國集團通常專注於解決的問題上,與對方打交道。我認為在大多數方面,他們能夠相當成功地完成這一任務。
德國之聲: 關於台灣問題,這可能是各方都在關注的話題,我們還是看到北京方面明確表示,台灣是他們與美國關係中的第一條紅線,他們仍然將此視為潛在的衝突點。在您看來,拜登周一的承諾是否讓北京對美國處理與台灣的關係感到更加放心?
馬安洲:我不認為這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方面的判斷。我認為他們仍然會有對美國的擔憂,因為他們看到美國正在掏空其一個中國政策,因此我認為北京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觀察美國方面會有什麼樣的言辭,拿出什麼保證。
除了一些相對較小的保證和籠統寬泛的原則之外,美國方面目前的承諾幾乎沒有什麼實質內容。但如果我們想到在其他一些雙邊交流中某些時候語言的尖銳程度,比如在國家安全顧問一級,有一些會議是在非常不同的氣氛中進行的,在一系列問題上傳達了非常不同的意圖。
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我們可能會看到,美國方面在從時間表、警告到談及台灣地位的方式等方面的語言上會一點收斂,會更加清晰一點。
德國之聲:就烏克蘭戰爭以及中國如何處理與俄羅斯的關係,似乎兩位領導人都同意,使用核武器將跨越他們雙方的紅線。在您看來,這是美國能讓中國在公開場合表達的最好結果嗎?在涉及烏克蘭戰爭,以及更廣泛地涉及兩國在國際上如何協調其利益時,人們是否仍會對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協調懷有疑慮?
馬安洲:目前人們的期待如此之低,以至於僅僅是中國就威脅使用核武器做出了標題,現在就被當作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個分水嶺。對俄羅斯來說,這顯然是一個分水嶺。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不願意將這一表態放在他們自己發布的與拜登會晤的新聞稿中,而且新聞稿的大部分內容主要集中在台灣問題上,與習近平和肖爾茨的會晤不同。我認為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全面的、有限的範圍,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中國發出的訊號是重複中國在這方面的標準立場,他們能夠以一種相對無需付出代價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這些關於戰爭的一般性聲明和關注沒有一個是針對俄羅斯的行為或指責俄羅斯的、也沒有警告俄羅斯可能會有任何後果。 俄羅斯方面得到的訊號就是,你把戰爭打得這麼不成功,中國不高興。我不認為中國對戰爭本身的性質表達了任何尖銳的不滿。認為中國將通過斡旋來影響俄羅斯,一直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德國之聲:關於北韓的核野心,拜登在周一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很難評估中國在說服北韓緩和其最近的侵略行為方面到底有多少影響力。在您看來,周一的會談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讓中國在朝鮮半島局勢的緩和中發揮一些作用?
馬安洲:在北韓問題上, 我認為中國在過去幾年裡對北韓的立場有所退步。以前,中國還同意簽署某些形式的制裁,願意施加某些形式的有限政治壓力。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所傳遞的訊號反而是朝著相反的方向。
更有甚者,近年來我們看到中國方面一再暗示,制裁無益於解決問題。考慮到美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其他夥伴在處理北韓核問題上與中國進行的雙邊交流,這是一種倒退。
我認為美國方面的期望值相對較低,但當涉及到利用(對北韓)的任何影響力時,顯然中國是最重要的國家。至少在雙邊以及某種公開場合中,強調這一點仍有一些價值。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