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之聲:哪些情況導致了1967年6月爆發這場戰爭?
塔馬裡:直接的導火索是,時任埃及總統納薩爾(Gamal Abdel Nasser)封鎖了蒂朗(Tiran)海峽,以色列感到自己與國際水域的聯繫被切斷。然而,真正的原因卻在於,以色列一再駁回聯合國關於1948年難民返回家園的決議。此外,圍繞加薩地帶,以色列和埃及之間邊界處於緊張狀態。
德國之聲:戰爭進行數天後即告結束。其後果延續至今。戰爭造成的直接影響有哪些?
塔馬裡:來自敘利亞、埃及和約旦的軍隊慘敗。此外,以色列攻佔了整個西奈半島、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約旦河西岸地區,以及敘利亞戈蘭高地的一部分。其直接影響不僅對各阿拉伯政權是災難性的,而且對約旦河西岸和加薩地帶的巴勒斯坦人也是災難性的。
德國之聲:此後,那裡的人們的生活出現了何種變化?
塔馬裡:兩個情況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一是,在約旦河西岸、加薩地帶和戈蘭高地的巴勒斯坦人一下子失去了前往機場的可能。他們不再能像亙古以來所習慣的那樣去旅遊、從事貿易、與其它文化作交流。二是,約旦河西岸和加薩地帶的市場被融入了以色列市場。
耶路撒冷被正式吞併,其後果是,在那裡的巴勒斯坦人成了以色列居民。他們比在約旦河西岸和加薩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有更多的行動自由。
德國之聲:您會說,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也同樣被吞併了嗎?他們並不是具同等權利的以色列公民。他們沒有以色列護照,雖可以在那裡生活,但比如就不允許參加地方投票。
塔馬裡:以色列雖吞併了這座城市,但不是那裡的民眾。他們必須申請領到一本俗稱的"藍色證件",這種分身既不同於其它以色列城市的巴勒斯坦人、也不同於在約旦河西岸及加薩地帶定居的巴勒斯坦人。實際上,他們一直生活在某種搖擺不定的境遇中。
德國之聲:存在著這麼多以結束佔領為首務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運動。在政治局面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這些動議是否能起作用呢?
塔馬裡:在爆發第一次抵抗運動後,它們的確產生了某些影響。跨種族團結運動便是其結果之一,最終導致了奧斯陸和平談判。不過,它也讓人們精疲力竭,因為,很多人不願意再來一次像奧斯陸這樣的和談。
還有,以色列和平運動和以色列左派在規模和意義上也出現了萎縮。當然,還存在著公民抗命及和平抗議活動。我認為,它們有助於形成另一種願景,但目前還難以上升為一種政治行為。
德國之聲:您對國際社會有何期待,從而可以結束佔領、兩國-解決方案能日臻完善?
塔馬裡:很清楚,國際社會必須關注強佔土地和擴建定居點問題。此外,國際社會應創造出一種氣氛,使以色列從所佔領土上撤出。所有這一切其實都是眾所周知的,但歐洲並不願意真正處理這些政治議題,美國就更不用說了。
塔馬裡(Salim Tamari)1945年出生於賈法(Jaffa)。他是巴勒斯坦研究所研究員、專業雜誌《耶路撒冷季刊》出版人。他還是拉姆安拉比爾澤特大學(Birzeit-University)的退休教授。
川普成為了首位訪問哭牆的美國總統。耶路撒冷被視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緊張關係的一個重要像征。以下圖片紀錄了這個城市與巴以恩怨的今昔。
圖片來源: Reuters/J. Ernst登臨油山(也稱「橄欖山」),令人嘆為觀止的耶路撒冷老城便盡收眼底。該高地其實是聖殿山和老城東北、東南山丘帶的一部分。本圖上可清晰看到:城牆和伊斯蘭最古老的宗教建築— 金頂岩石寺(也稱「圓頂清真寺」)。因曾經生長橄欖樹,該山在其它語言中亦常被稱作「橄欖山」。
圖片來源: Reuters/R. Zvulun就在近50年前,還全然是另一幅圖景:城牆和岩石寺清晰可見,讓人猜想到,懾於1967年6月7日的這張圖也是從油山上拍攝的。一群士兵在「六日戰爭」中將油山當作了指揮部。
圖片來源: Government Press Office/REUTERS位於耶路撒冷老城聖殿山的阿爾—阿克薩清真寺被視為僅次於麥加(Mekka)和麥地那(Medina)的猶太教第三大朝聖地。之於猶太人,聖殿山至為神聖,依聖經所傳,那裡曾建有第一神殿和第二神殿。由之,一再出現緊張和衝突。從1967年起,以色列負責安全事務;一個穆斯林基金會則負責民事及宗教事務。
圖片來源: Reuters/A. Awad阿克薩是該市最大的清真寺,其名意為「遙遠的聖地」,建成於8世紀初。清真寺四周,較小的宗教建築、花園和水井星羅棋布,在伊斯蘭裡有「高貴的聖物」之譽。寺中大祈禱廳由7排高大的廊柱支撐,可容納約4000名信徒。
圖片來源: Reuters/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耶路撒冷城門矗立在基督徒區和阿拉伯人區的分界線上。進入該城門後,人們便置身於色彩斑斕、熙熙攘攘的阿拉伯市場裡的那些小陌深巷。不過,這個通往耶路撒冷老城的北入口有著令人沮喪的名聲:數年來,大馬士革門成為巴勒斯坦人行刺的血腥地點。
圖片來源: Reuters/R. Zvulun因朝向敘利亞的大馬士革遂得此名的大馬士革門建於16世紀,是鄂圖曼帝國歷史最悠久的最大城門之一。本圖攝於1967年。從那以來,除了汽車和牆外人頭攢動外,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圖片來源: Reuters/耶路撒冷老城裡密佈小巷,分為猶太區、阿拉伯區、基督徒區和亞美尼亞區;老城被一道城牆所圍,城牆建於1535年至1538年,由蘇萊曼大帝下令建造。1981年,面積約1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老城正式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圖片來源: Reuters/A. Awad某些東西永不改變:攝於1967年的這幅照片問世50年後的今天,少年們依然穿行於巷陌間,叫賣剛出爐的、當地人稱為「百吉」(Bagel)的芝麻麵包圈,售價相當於1歐元。
圖片來源: Reuters/Fritz Cohen/Courtesy of Government Press Office世界聞名的哭牆是猶太人的最大聖物。經過嚴格安全檢查後,人們按性別,在哭牆前分開祈禱。信徒們,—有時也有其它宗教的教徒們— 將寫有祝辭或祈福願望的紙條塞進牆縫。方便的做法:人們也可以通過網路表達願望,在耶路撒冷列印,塞入哭牆。
圖片來源: Reuters/R. Zvulun此圖攝於1967年9月1日,表現哭牆邊(亦有「西牆」之稱)的以色列人。當時,哭牆在約旦控制了19年後重又對外開放。
圖片來源: Reuters/Fritz Cohen/Government Press Office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