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王毅在與布吉納法索簽署復交聯合公報時喊話,說「現在非洲只有一個國家還沒同中國建交」,希望它「趕快加入中非大家庭」。這使台灣外交界繃緊神經﹔放眼非洲大陸,非洲55個國家除了一個史瓦帝尼(前史瓦濟蘭),其他全部都是中國的邦交國。
中國在這塊大陸上究竟為什麼能超越英美,成為五十幾個國家不可動搖的政治與經貿夥伴? 德國之聲邀請到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嚴震生教授詳細剖析。
德國之聲:中國怎麼在非洲做外交佈局?
嚴震生:1970年代中國加入聯合國後,變得沒有很重視與非洲的來往,外交以美國、日本、歐洲為主。在天安門事件後,差不多1990年代,中國被國際社會孤立,他們發現自己在國際組織中需要支持自己的聲音,再加上為了經濟發展需要能源,開始佈局非洲。
從1990年到現在29年,外交部長每年出國的行程,第一個一定是去非洲,都沒有間斷過。至今,中國各個層級的領導人都有去中國拜訪過﹔政協主席、副主席政治局常委都常跑非洲。
後來有了中非合作論壇。今年那場將於九月在北京舉辦。照往例三屆一次,要到第九屆才是元首高峰會,今年是第七屆,卻也改成元首高峰會。雖然不知道以後如何,但可以見到中國提升了這個論壇的層次。
中國人多,學界智庫都有很多人投入,可以比較認真的經營這件事情。
德國之聲:為什麼中國願意援助非洲?
嚴震生:中國對人權的定義偏向社會經濟權,他的價值觀認為,如果治安不好、居住與民生問題不能解決,不能談人權。它在國際社會上,需要非洲國家在國際組織中支持這樣的看法。
第二是能源的實質利益。中國有進口礦產跟能源需求,工業的能源或是發展高科技的原料。跟非洲關係好,貿易就比較方便,例如中國公司買下贊比亞當地礦業公司,或是蘇丹、南蘇丹的油直接裝到中國。
德國之聲:對非洲國家來說,中國有什麼吸引力?
嚴震生:非洲國家在中國的援助之下可以看到實質的建設,意識形態又有了西方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中國要幫非洲做建設,但是非洲國家自己沒有錢,所以中國會提供有息或無息貸款。然後甚至在中非論壇上,對無力償還貸款的國家做免債聲明。
這跟西方國家很不一樣。西方國家強調政治公民權,所以美法英會把善治 (good governance)當做條件,就等於有點間接干涉內政。例如美國的非洲成長機會法案(AGOA),就是在國家有基本治理的前提下,才會對非洲開放市場。
但是中國強調社會經濟權。中國也堅持不干預他國內政,所以不會把非洲國家內部的人權問題、種族屠殺、甚至貪腐,當做援助的先決條件。所以非洲國家不論是專制的還是民主的都願意跟中國來往。
另一方面,中國二戰中有被西方世界剝削的歷史,因此它跟非洲接觸時,是站在第三世界國家的角度。這個好處是,西方世界援助非洲會讓非洲覺得是贖罪,但中國的立場讓非洲覺得更有同理心,也較相信兩者的合作不是剝削關係。
第二是讓他們想要複製中國的經濟成就。西方世界的成就是剝削第三世界而來,反觀中國有被剝削的歷史,經濟卻很快很好,讓非洲國家覺得有複製的可能,例如在衣索比亞、奈及利亞、贊比亞開發自由經貿區就有這種意味。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中國希望改變其形象,擺脫非洲原料掠奪者的壞名聲,變成發展援助者。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中國給非洲帶來了平坦的柏油馬路,漂亮的足球場和寬頻網路设施。同時,中國在該大陸大規模開採石油和其他與原材料。目前,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該國計劃到2020年將貿易額翻番增加到4千億美元。批評人士擔心,這些生意中只有一個盈利者:中國。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中非合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作為社會主義兄弟情誼的標誌,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將銅從贊比亞運送到坦桑尼亞港口城市達累斯薩拉姆。該項目被視為民族友誼和工人團結的象徵。鐵路至今仍在運行。
圖片來源: cc-by-sa-Jon Harald Søby上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採取「走向世界」的戰略,改變了其非洲政策。政府支持本國企業到非洲開展貿易。目的是確保戰略資源,繼續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將非洲作為生意夥伴和中國消費品的銷售市場也就理所當然。
圖片來源: AP新的政策促使中國的企業在非洲大肆開發油田及貴金屬礦,為此不惜與專制和腐敗政權合作。歐洲和美國指責中國只對開采自然資源感興趣,而不考慮當地民眾的利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Tong jiang中國也同因犯有種族滅絕罪被國際刑事法院頒發了逮捕令的蘇丹總統巴希爾做生意,並成為蘇丹石油工業最重要的投資者。此外,中國國家石油公司還資助蘇丹建造非洲最大的水壩-麥洛維大壩。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為保持與非洲的良好關係,中國也有一些付出。2012年,中國出資建造了亞的斯亞貝巴非洲聯盟總部大樓。 中國代表團團長在總部建成典禮儀式上說:「中國將支持非洲國家擴大自己的實力和獨立性,自主處理國家事物。」
圖片來源: Imago兩家中國公司同時佔據著非洲電信市場:中興通訊和華為。整個非洲大陸的各國政府都同他們簽署大宗訂單。華為和中興通訊在衣索比亞建造了一個造價17億美元的全國性3G網路。在坦桑尼亞,中國公司鋪設了大約1萬公里長的光纖光纜。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不僅是大公司,而且還有數以萬計的普通中國百姓抱著淘金夢來到非洲。他們在這裡開店經營一些廉價中國小商品:廚具,首飾和電器產品。 肯亞经濟學家奧維羅(David Owiro)說:「許多非洲商販對新的競爭者感到不滿」。
圖片來源: DW/J. Jaki奧維羅說,無論是零售貿易還是修建公路,「非洲人幾乎沒有受益於中國人的生意往來。中國公司都是自帶員工。」 在南非可能會改變這種狀況。中國剛剛在那裡建造了一個卡車製造廠。南非政府讚揚該項目是非洲工業化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希望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圖片來源: Imago中國總理李克強2014年5月訪問衣索比亞时宣布,中國將出資20億美元幫助成立一個非洲發展基金。他說,中國國家領導人希望為中非關係開闢新的前景:中國將不再以開發原材料,而是以可持續發展援助作為非洲政策的重點。
圖片來源: Reuters美國布魯金斯智囊團的孫雲(音譯)說,中國擔心其在世界上的聲譽受損」。媒體對中國只對非洲原材料感興趣的指責促使中國作出了這一改變。中國政府最近在一份白皮書中公佈的一份援助項目名單。其中包括:30所醫院,150所學校,105個可再生能源和水利項目。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中國為其非洲使命進行了大規模的媒體宣傳。國家媒體的所有對外報導都明顯的聚焦經濟領域,將非洲描繪成一個繁榮的大陸。與西方媒體數十年來多以負面報導為主相比,中國的宣傳更合多數非洲人的胃口。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