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為什麼中國在非洲可以交遊廣闊?

羅法(發自台北)
2018年5月29日

放眼非洲大陸,55個國家除了一個史瓦帝尼,其他全部都是中國的邦交國。中國究竟做了什麼能夠在非洲受到大家歡迎?

China Beijing Aussenminister Wang Yi und Neneh Macdouall Gaye
2016年岡比亞與中國復交,才得以重新加入中非合作論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

(德國之聲中文網) 王毅在與布吉納法索簽署復交聯合公報時喊話,說「現在非洲只有一個國家還沒同中國建交」,希望它「趕快加入中非大家庭」。這使台灣外交界繃緊神經﹔放眼非洲大陸,非洲55個國家除了一個史瓦帝尼(前史瓦濟蘭),其他全部都是中國的邦交國。

中國在這塊大陸上究竟為什麼能超越英美,成為五十幾個國家不可動搖的政治與經貿夥伴? 德國之聲邀請到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嚴震生教授詳細剖析。

德國之聲:中國怎麼在非洲做外交佈局?

嚴震生:1970年代中國加入聯合國後,變得沒有很重視與非洲的來往,外交以美國、日本、歐洲為主。在天安門事件後,差不多1990年代,中國被國際社會孤立,他們發現自己在國際組織中需要支持自己的聲音,再加上為了經濟發展需要能源,開始佈局非洲。

從1990年到現在29年,外交部長每年出國的行程,第一個一定是去非洲,都沒有間斷過。至今,中國各個層級的領導人都有去中國拜訪過﹔政協主席、副主席政治局常委都常跑非洲。

後來有了中非合作論壇。今年那場將於九月在北京舉辦。照往例三屆一次,要到第九屆才是元首高峰會,今年是第七屆,卻也改成元首高峰會。雖然不知道以後如何,但可以見到中國提升了這個論壇的層次。

中國人多,學界智庫都有很多人投入,可以比較認真的經營這件事情。

中國在蘇丹的油井。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Tong jiang/Imaginechina

德國之聲:為什麼中國願意援助非洲?

嚴震生:中國對人權的定義偏向社會經濟權,他的價值觀認為,如果治安不好、居住與民生問題不能解決,不能談人權。它在國際社會上,需要非洲國家在國際組織中支持這樣的看法。

第二是能源的實質利益。中國有進口礦產跟能源需求,工業的能源或是發展高科技的原料。跟非洲關係好,貿易就比較方便,例如中國公司買下贊比亞當地礦業公司,或是蘇丹、南蘇丹的油直接裝到中國。

德國之聲:對非洲國家來說,中國有什麼吸引力?

嚴震生:非洲國家在中國的援助之下可以看到實質的建設,意識形態又有了西方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中國要幫非洲做建設,但是非洲國家自己沒有錢,所以中國會提供有息或無息貸款。然後甚至在中非論壇上,對無力償還貸款的國家做免債聲明。

這跟西方國家很不一樣。西方國家強調政治公民權,所以美法英會把善治 (good governance)當做條件,就等於有點間接干涉內政。例如美國的非洲成長機會法案(AGOA),就是在國家有基本治理的前提下,才會對非洲開放市場。

但是中國強調社會經濟權。中國也堅持不干預他國內政,所以不會把非洲國家內部的人權問題、種族屠殺、甚至貪腐,當做援助的先決條件。所以非洲國家不論是專制的還是民主的都願意跟中國來往。

中國外長王毅在一月參訪非洲時,就已經喊出要拍中非全家福,在與布吉納法索復交時又喊了一次。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另一方面,中國二戰中有被西方世界剝削的歷史,因此它跟非洲接觸時,是站在第三世界國家的角度。這個好處是,西方世界援助非洲會讓非洲覺得是贖罪,但中國的立場讓非洲覺得更有同理心,也較相信兩者的合作不是剝削關係。

第二是讓他們想要複製中國的經濟成就。西方世界的成就是剝削第三世界而來,反觀中國有被剝削的歷史,經濟卻很快很好,讓非洲國家覺得有複製的可能,例如在衣索比亞、奈及利亞、贊比亞開發自由經貿區就有這種意味。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