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Berichterstattung übers Erdbeben

方婷2008年5月27日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中國大陸的媒體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對災情進行了追蹤報導。德國之聲記者方婷就此次中國媒體地震救災報導採訪了應伯爾基金會的邀請,正在德國進行訪問的中國經濟時報首席記者王克勤先生。

無家可歸的災民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四川發生大地震之後,中國各地的媒體都以大篇幅對災情做了報導。您認為這次的報導有哪些突出的或者非常值得人注意的特徵嗎?

王克勤:在地震問題的報導上確實有很多特點。第一個就是參與報導的媒體,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國外的,不管是中央的還是地方的媒體,所有的媒體能去的都去了,能關注的都關注了。比起過去幾年前或更早時對突發事件的報導,從單一的、只有幾家媒體的狀況發展到很多媒體參與,媒體由單一走向多元。

王克勤圖片來源: Lena Horlemann

第二個方面是政府態度有變化。政府和媒體之間從以前的僵持狀態,轉變到包容和開放的狀態。這也是前所未有的。

報導的版本從原來的單一化走向多元化。這是此次地震對中國新聞界帶來的重大的新氣象。往常,可能在很多時候有突發事件發生之後,可能會要求媒體統一採用新華社或CCTV的通稿。此次,是所有的媒體都參與到報導中,每個媒體都在根據自己的立場,派記者去現場採訪。報導呈現多元化,新華社和CCTV只是眾多媒體之一。

德國之聲:地震是突發事件,在處理突發事件上,媒體往往要等新華社通稿。而這次比較引人注意的一點是,各級媒體都沒有遵循這個慣例。是上邊沒有要求統一使用新華社通稿,還是媒體沒有聽從這種要求?

王克勤:頃刻之間5萬多同胞慘死,這對中華民族,對中國來說,是國難也是國喪。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面對這樣的慘狀,中國人內心中所有的人性、人道和悲憫的人文情懷都被激發出來了。面對這樣的災難,如果再做一些超於常識、超於底線的事,於情理於天地都說不過去。所以,所有的新聞記者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人的作為。包括溫家寶,他不僅僅是個總理,我覺得他首先是個人,是個老人。他以人基本的悲憫在現場。由於這樣血與火的洗禮,可能融化了以往僵化的思維和內心的硬殼,是人們的內心都更加柔軟。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表現出一種人道主義情懷。這些東西改變了我們的思維和做法。這可能給整個中國新聞界,也給中國政府,也給中國很多官員和所有中國人上了一課。過去我們很多制度是否需要完善和修改呢?我想這種可能性會逐步出現。

德國之聲:我在觀察這次對地震的報導時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說,媒體對災情的報導非常非常多。但好像有一個階段性的變化。從某一天起,比較突出的是新華網,突然間網頁上出現了很多對解放軍救災的英雄事跡報導,這類報導大有壓過對災民本身處境報導的勢頭。現在災難還沒有過去,即使暫時過去之後,也還有那麼多災民無家可歸,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需要社會的關注和幫助。在災難略微有所緩解的時候,媒體是會繼續詳細追蹤災民的苦難,還是會把慶功活動選為報導重點?

王克勤:這個問題也是我所擔心的。由於,過去我們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報導慣式,以一部分幹部的做派,可能會出現一些人把災難和老百姓的苦難不作為重點,而是把自己在救災中的表現做為重點。這是我所擔心的。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