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聯準加息:「老大」、「老二」勢頭已變?

採訪記者:樂然2015年12月17日

美聯準本周三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這是近十年來美聯準首次加息。此舉對中國經濟、人民幣走勢等會產生何種影響?本台記者採訪了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經濟系副教授、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沈凌。

USA Symbolbild Zinswend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Burgi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之聲:美聯準加息是預料中的事情,現在美聯準真的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大家感覺像是"靴子落地"。我們看到亞太股市的反應是周四全面上揚,您對此作何評價?

沈凌:我們現在看到股市上漲,是因為前段時間我們對美國加息已經過度反應了。純粹從理論上講,美聯準加息後新興市場的資金是會回流到美國去,所以對我們的股市是不利的。但這件事炒作時間太長,大半年來,股評天天都在講這件事。對資本市場而言,預期是最重要的。大家既然預期到美聯準要加息,其實已經對此作出過反應了。

德國之聲:那麼亞太股市全面上揚也只是暫時性的了?

沈凌:是不是暫時性的很難估計。因為從行為金融學來講,這取決於我們之前對其的反應過度到什麼程度。如果以前我們對美聯準加息的負面影響反應太過,那麼股市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有上揚趨勢。而且上揚趨勢也取決於本國經濟情況。就中國而言,整體的實體經濟處在一個非常低的低谷階段,因此,如果中國今後幾個月經濟有所復甦,經濟指標有所反彈,也會對股市產生積極影響。而這就和美聯準加息不是那麼緊密相關了。

德國之聲:美聯準加息的背景下,人民幣是否將遇到更大的貶值壓力?

沈玲: 這是會有的。一方面中國的實體經濟現在不是很好。從國家角度講,也希望人民幣貶貶值,促進經濟復甦,促進出口。另一方面,中國前段時間加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加入之後,中國對人民幣就有更多調整的自由度,而且中國也承諾實行更多市場化,減少調控機構的干預,這些因素都會反映在人民幣貶值上。

德國之聲:單就美聯準加息這件事而言,對中國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沈凌:對外資的影響最大。從簡單的理論分析來講,美聯準加息,資本會向發達國家,尤其是向美國回流。前幾年,資本的流向是從美國向中國流。現在,中國的經濟情況不好,利率今年的走勢一直往下,那麼我們對未來的預期就是兩國的息差越來越窄,這樣資本就會往美國流。就中國現在的情況而言,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德國之聲:中國會對此作出什麼反應?

沈凌:剛才已談到,這個事情我們已經炒作了很長時間。我相信,無論是從私人資本還是國家層面來講,對此都有很長時間的預期了。

中國經濟增長長期依賴要素投入,依賴鋼鐵、煤炭等資本密集型產業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landov/F. Jiwen

德國之聲:大成基金預測中國央行會繼續採取降准措施來促進增長。您怎麼看?

沈凌:降准其實對經濟的促進其實不是很大。準備金主要是對沖外匯帳款。美聯準加息導致外匯儲備有所下降,這樣就產生了降准壓力。但降准後,跟以前比並沒有產生更多貨幣供給,因為同時外匯帳款也在下降。

德國之聲:那麼中國央行短期內降息的可能性會比較小了吧。

沈凌:可能是會比較困難些,不像以前那麼容易。

德國之聲:美聯準近10年來首次加息也反映出美國經濟的上升勢頭。您怎麼看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發展動力的地位?

沈凌:美國現在重新找到了經濟上升的動力,這也是他們加息的原因。美國的失業率和金融危機剛爆發時相比下降了很多。其它經濟指標也在上升。我想,美國重新找到經濟增長勢頭將是中短期裡一個很明顯的趨勢。老大,老二的勢頭現在將有所改變了。以前人們認為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主要來自中國,而今後看來,重要性向美國傾斜。

德國之聲:中國央行對2016年中國經濟預測為6.8%,仍然是比較高的,這是否想表明國家對中國經濟還是很有信心?

沈凌:可以說是國家想表明信心。但中國的實體經濟現在情況很差。長期而言,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中,是對增長驅動力的調整。以前我們主要是要素投入,即資本積累和勞動力增加,現在,這樣的投入,尤其是不計環保成本的投入,增加起來已經越來越困難,而且也是人們不願意的。現在中國講萬眾創新、全民創業,但這不是領導層一講就能推動的,涉及到社會制度、政治制度要進行一些改正的問題。這是長期的調整,是對增長方式的調整。中期講還有產業的問題。以前以房地產投資拉動增長,涉及到鋼鐵、煤炭等資本密集型產業。現在是產能遠遠超過需求。從市場經濟角度,要把產能壓縮下去是很困難的。而中國又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大型企業都掌握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手裡。要讓它們丟掉飯碗也是很困難的。這也是結構調整難以實現的原因。中期和長期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我們現在的經濟困難的確很大。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