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習核心」並不意味著習近平權力空前

王凡
2016年10月29日

六中全會閉幕的會議公報中,明確提出「習核心」,引起外界廣泛關注。這是否意味著中共告別了集體領導體制?習近平是否已權力空前、可能尋求連任三屆?針對這些問題,德國之聲採訪了中國問題專家潘宇舟(Matthias Stepan)。

Xi Jinping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Ed Jones

德國之聲:中共中央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這具體意味著什麼?

潘宇舟:在實際操作中,並沒有太大變化。獲得這個頭銜表現出,習近平已經毫無置疑地在中共黨內成為一把手。在他之前,對於鄧小平和江澤民也有過這種提法,只有胡錦濤非常少被稱為"核心"。

德國之聲:現在習近平手中的權力是否已經超越了其前任們,達到毛澤東去世以來空前的程度?

潘宇舟:自習近平上台以來,一直有類似說法。他確實獲得了很多新頭銜,建立了很多新領導小組,這讓他在平日的政治生活中顯得比其前任們更為重要,這一點毫無質疑。然而,他並不一定是比鄧小平或者江澤民更有權勢。鄧和江做了很多事情,即便是他們退下來以後,仍然對中國的命運施加著影響。即便是在今日,已經90歲的江澤民說話仍很有份量。

德國之聲:提出"習核心",是否意味著告別中共集體領導體制?

潘宇舟:集體領導與"核心"概念並不一定矛盾。在10月27日發布的六中全會會議公報中,明確寫著要繼續 集體領導的原則。其中沒有什麼暗示,中共內部要支持習近平一個人執政做主,而是更關心如何在本國民眾和外國面前,樹立起一個模範領袖形象。

不過,閱讀會議公報這樣的中共文件時要謹慎。這些文件是基於黨內的共識,因此,一些在我們看來自相矛盾的地方,並不罕見。公報裡另一個矛盾之處是黨內民主以及公開批評。一方面,稱要加強黨內民主。然而另一方面,也有"堅決禁止不服從組織決定的行為"的說法。

回到集體領導和"核心"這個問題上,這兩者是可以並行的。一方面是集體領導制和做決策,另一方面將習近平推為"核心"、對外形象以及中國的強人。

六中全會的公報中,明確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您認為,習近平在兩屆任期結束後,會不會繼續留任?

潘宇舟:目前,我無法想像,習近平會尋求第三次連任,從而質疑現有的、為了保證中共黨內和國家領導層平穩換屆而形成的黨內規矩。不過,如果他的改革計劃成功,我完全可以想像,他在第二屆任期結束後,繼續以很大權威積極參與中國政治。在中共歷史上有不少先例,影響頗豐的領導人--特別是鄧小平和江澤民--在不擔任黨和國家公職時,也要對中國政治進行有力決策。最近一段時間屢屢有報導,稱江澤民、朱鎔基這些黨內元老參與、涉入有關改革的討論。

德國之聲:六中全會的公報中,您認為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內容?

潘宇舟:公報讓我們可以展望反腐運動的未來。在過去一段時間,我更多地對習近平政治集權對中國省市層面政策落實的影響進行了研究。有跡象顯示,中央集權與反腐運動相結合會導致(地方)大規模的行動不力。

從這次的公報來看,反腐運動不會結束。習近平作為總書記,要進一步加強對黨內紀律的監督。黨員、幹部被要求,積極推動中央的改革計劃。與此同時,公報撰寫者卻也提出警告,稱不要勞民傷財、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並表示一旦發現這類行為,將會問責追責,進行嚴厲的處罰。

然而,習近平的改革計劃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其在地方層面的落實情況。加強針對幹部們的反腐運動,可能在長期上導致持續的癱瘓局面,給習近平設立的目標造成威脅。

潘宇舟( Matthias Stepan)是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政治、社會、媒體課題研究部副主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