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脫鉤不是中國的目標

葉宣 採訪記者
2020年11月1日

中共19屆五中全會結束後,中國官員表示,美中經濟「脫鉤」既不現實,也是人們不願看到的。「脫鉤」到底是不是一個選項?有沒有付諸實施的可能?德國符茲堡大學的中國問題研究者和經濟學家費多麗(Doris Fischer)教授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專訪。

Fahnen von USA und China auf gebrochenem Glas, Handelskrieg
貿易戰繼續打,生意還是照樣做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 Ohde

德國之聲:五中全會會議突出了經濟"雙循環"的發展願景,之前這被解讀為為脫鉤做準備。是這樣嗎?

費多麗:現在被廣泛討論的"雙循環"說法一定程度上被視為中國要與世界脫鉤的跡象,但事實不是這樣的。我的觀察是,這是中國政府在繼續早已開始推進的一項政策,即希望經濟增長不再主要靠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投資、特別是國家投資為動力,而是更多以國內市場需求和創新為動力。這也將有助於中國在中期成為高科技出口國家。

同美國的貿易爭端和新冠危機也為中國經濟應以內需為基礎的設想提供了新的論據。但這與封閉脫鉤是兩回事。滿足需求,就要依靠市場,因為中國需要進口,包括原材料、前期產品。另一個目標是,中國希望躋身領先工業國家之列,成為全球產業鏈方面領先的國家。在封閉脫鉤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的。

中國的目標不是自給自足,而是能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和本國開發的技術,這也意味著在危機情況下不至過於脆弱。可以說這是一個B計劃: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也能靠自己生存下去。比如在最壞情況下,如果一些國家結成同盟制裁中國,封鎖貿易通道等等。這樣"自給哲學"式的計劃是有的。但中國沒有計劃把自己封閉起來。主動去追求,還是迫不得已時只能靠自己,這是兩回事。

德國之聲:就是說,脫鉤在理論上是可能的?

費多麗:如果危機激化,國際市場對中國關上大門,保障民眾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這樣的想法和策略是有的。這並不是新的,比如在農產品、糧食供給方面,中國的政策早就不再說要做到完全自給自足。雖然中國消費的大豆絕大部分是進口的。但中國不願成為大米和小麥的純進口國,就是為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能自己生產。

技術產品方面,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中國為全世界提供手機、5G技術。但同時,中國人離開了智慧型手機也寸步難行,它的正常運作政府也要保障,不能讓老百姓斷網。B計劃是,在與世界脫節的情況下,必須保障在低水準下繼續運作,但中國嚮往的目標是開放的全球市場,這對大家都更好。

中國是很多原材料的最大進口國,全球半數以上的銅和鎳都是出口到中國的,當然也用來生產出口商品。短期內中國無法也不願意尋求替代。中國已經如此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脫鉤不可能是它的目標。

推動消費,提高國內市場需求在GDP中的比重,是宏觀經濟平衡應有的邏輯的目標,中國也一直在向這方面努力,但迄今沒有很好地達到,而現在再次得到了強調。

德國之聲:您認為現在中國在這方面能做得更好嗎?

經濟學家費多麗(Doris Fischer)圖片來源: Uni Würzburg

費多麗:國內消費也在一步步增長,畢竟GDP在增長,但不像政府期待的那麼快,似乎有難度。這與中國的社會結構、發展不均衡,還有人們的不安全感造成的消費節制、高房價造成的壓力有關係。能否有所改變,是一個很大的問號。這主要是一個社會福利的問題,比如何時真正取消戶籍制度,這在習近平上任之初就在議程上,看來並不容易。

德國之聲:脫鉤的呼聲主要來自美國,它會停留在官方宣講的層面上,還是會帶來更多的實質改變?

費多麗:中國從來不主動使用脫鉤這個概念。雙循環不是脫鉤。但其中也包含這樣一層意思:即便同美國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或者說持續下去,也不意味著中國會自我封閉,這個世界很大,還有很多其他國家可以合作。我想,中國政府的確在考慮,在多大程度上能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以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同時,美國方面所謂的脫鉤其實是一種政治話語,看一看國際資本流動就可以發現,這不符合美國投資者的實際行動。大量資本繼續流向中國,鑑於目前全球的疫情態勢,人們期待中國的增長高於其他地方,投資得到更高回報。這裡看不到脫鉤的現象。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