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貝塔斯曼掌門人

祝紅2007年12月13日

在德中兩國的文化交流中,無論是柏林舉辦的亞太文化周,還是11月在北京召開的中歐圓桌會議,歐洲第一大媒體康采恩-貝塔斯曼都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人們需攜手共進,否則就無法應對未來的挑戰,而加強彼此間的瞭解是當務之急,這是貝塔斯曼掌門人莉茲-摩恩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由她擔任執行委員會副主席的貝塔斯曼基金會也因此是第一家登陸中國,展開積極對話活動的德國私人基金會。

貝塔斯曼掌門人莉茲-摩恩圖片來源: Bertelsmann Stiftung

昔日的電話員,如今的媒體巨頭掌門人,這樣的人生之旅對許多年輕姑娘們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姑且不論貝塔斯曼內部的權利之爭,結構問題,司法糾紛等等,貝塔斯曼雄踞歐洲第一大媒體康采恩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走進位於德國居特斯洛貝塔斯曼企業和基金會總部所在地,這家擁有173年歷史的媒體康采恩的氣勢顯現無疑。而在德語媒體中不無爭議的掌門人莉茲-摩恩給人的第一印象的確精力充沛。她留心每一個細節,試圖滿足客人的每一項要求,也善待身邊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就連餐廳裡的出納員似乎也與這位素以「鐵腕人物」著稱的女強人打得火熱。在為期四年的「德中同行」倡議活動啟動之年,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在貝塔斯曼總部採訪了這位德中文化交流活動中的亮點人物:莉茲-摩恩開口便說她欣賞中國。

以對話方式促進交流

摩恩女士與柏林市長出席在亞太文化周活動圖片來源: Bertelsmann Stiftung

德國之聲:今年11月初,貝塔斯曼在北京組織了圓桌會議,邀請德中兩國的高級代表與會就構建和諧社會-企業如何為社會責任與戰略性公益事業做貢獻展開討論。您對這次圓桌會議印象如何?它滿足了您對此次會議的期望值嗎?

摩恩女士:我認為,以對話的方式展開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彼此不相識的話,我們就無法相互瞭解。我十分欣賞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在文化層面發生轉變則需要時間,讓所有人都參與這一進程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事情。但作為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的我必須強調指出,我非常欣賞中國,欣賞那裡的人民。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接受了極好的教育。沒有聰明的頭腦和才幹,中國是無法實現今天的發展的。我認為,中國政府已逐漸意識必須學會如何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國家的發展,讓大家都參與這一進程。

德國之聲:貝塔斯曼基金會是第一家登陸中國,並積極展開文化交流活動的德國私人基金會。中國的崛起,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加也是西方人關注的話題。有人將中國的崛起視為一種威脅,也有人將其視為一種挑戰。您對這樣的討論持何種觀點?

摩恩女士:對我來說,挑戰是一個學習過程,是學習進程的前提條件。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它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機會,無論對歐洲人,還是對中國人來說都是一樣。在二戰結束後,我們還從未經歷過象中國這樣一個如此對外開放的國家,對此,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人,也包括有更多的農村居民能夠參與這一進程。

德總理梅克爾與達賴喇嘛告別圖片來源: AP

兩種文化相遇難免不出現失誤

德國之聲:我在您的書架上看到您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合影留念,德中關係因德國總理不久前在總理府接見達賴喇嘛而遭遇挫折。德國的對華政策,以及價值觀外交政策等都因此而引發爭議。您如何看待此事呢?

摩恩女士:我認為,當兩種文化相遇時,難免不出現失誤,對雙方來說都是一樣。我想說的是,在基督教信仰中,我們往往強調寬容和原諒。不犯錯誤也許永遠也沒有機會學習和長進。之所以會出現目前的德中挫折,我認為,兩種文化的相互理解需要時間。

放眼未來,打一場持久戰

貝塔斯曼在上海圖片來源: DW/ Qi Li

德國之聲:貝塔斯曼於1995年就已進入中國市場,您本人也常去中國,您對貝塔斯曼在中國的業務運作情況感到滿意嗎?

摩恩女士:我今年已3次去中國。我想說的是,我對那裡的一切感到滿意,但如果能更多地瞭解中國當然就更為理想了。我在中國認識了許多人,從與他們的交談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我總是強調,先要相識,然後才會相互欣賞,建立相互信任和友誼。貝塔斯曼在中國的業務不斷擴大,中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希望能夠在那裡紮根,做大做深。從1995年進入中國到現在,我們已擁有員工大約2600人,這足以說明了部分問題。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貝塔斯曼如同其它看好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一樣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摩恩女士:無論我們想改變什麼都需要時間,在經濟和文化以及倫理或宗教問題上都是如此。由於全球化進程帶來的巨變,中國和歐洲在許多問題上都還沒有找到共同的解決問題的答案。

尊重異國文化

貝塔斯曼總部圖片來源: Bertelsmann Stiftung

德國之聲:貝塔斯曼創建於1835年,至今已有173年的歷史。您認為,在媒體運作方面,貝塔斯曼的哪些寶貴經驗值得中國同行借鑑,或者說,貝塔斯曼最引以為豪的是什麼呢?

摩恩女士:貝塔斯曼創建於拿破侖時期。貝塔斯曼是歐洲最大的媒體康采恩,在涉足如此眾多的地域文化方面,我認為貝塔斯曼企業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說,我們十分注重異國文化。異國文化是不能被連根拔起的,我認為,這是貝塔斯曼企業的強項,這也是我的丈夫摩恩先生在戰後付出的努力。在戰爭爆發前,貝塔斯曼已擁有4百員工,戰爭結束後,我們的員工人數減少到一百人,我們的企業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摧毀。我們那時開始了貝塔斯曼的戰後重建,並於1954年建立了書友會。現在我們已發展為多方經營的大型康采恩,既有圖書、CD,也有音樂和電視台等等。

德國之聲:您剛才談到了書友會,德國是一個愛讀書的民族,即便在網際網路時代,根據統計數字,德國人愛書讀書的習慣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影響。您認為,將這一經營理念簡單地引入當前的中國是否會獲得預期的成功?

摩恩女士:就我所知,中國人也很愛讀書,比如傳記就很暢銷。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與時俱進

德國之聲:這麼說,您認為,即便在數字化的當今社會,人們讀書的興趣和習慣並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

摩恩女士:變化當然是有的,比如現在也許人們在開車時喜歡聽有聲讀物,中國人也不例外,就像人們聽音樂一樣。時代不同了,人們讀書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中國的變化就很有說服力:我在北京和上海看到的交通堵塞的馬路,與當年中國馬路上的自行車和摩托車隊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德國之聲:您那時就到過中國嗎?具體是什麼時候?

摩恩女士:具體時間我記不太清了,大概是12、13年以前吧。那時去中國是為了親眼目睹中國的起步。我很好奇,很想知道,這個國家將向何處發展?中國今天取得的成就真是令人贊嘆。

德國之聲:那時的中國給您留下的印象是什麼?

摩恩女士:那時的中國人缺乏自由,如今,中國街頭的生動景象與當年完全不同,您能感受到現在年輕一代等擁有的自由發展空間,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與我們已沒有區別。

建立注重人性企業文化至關重要

萊因哈特-摩恩先生圖片來源: Bertelsmann Stiftung

德國之聲: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再強調,您會不厭其煩地讚美貝塔斯曼的企業文化。集中式的領導作風和等級結構已不符合時代的發展。您力主開誠、透明度、靈活性、自由發展空間和創造力。但單位的等級制組織結構和集中式的領導作風也有其非常實用的一面。您如何能說服外界,證明貝塔斯曼的企業文化的確不是一張對外顯示的招牌呢?

摩恩女士:比如沒有這樣的企業文化,貝塔斯曼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發展。戰爭使我丈夫經歷了獨裁統治的不幸,那時根本就沒有自由可言。以後,摩恩先生意識到,保障他人的自由和發展空間,有助於提高人們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使人們生活得更有意義。強調注重他人的利益,就會發揮大家的創造力,群策群力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如果讓人們整日提心吊膽地生活,而且生活在貧困之中,則後患無窮。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在您丈夫淡出企業管理層後,您繼承和發揚了當年的企業文化?請問,目前貝塔斯曼企業文化中帶有多少身為三個孩子之母的您的手筆?

摩恩女士:企業文化需要與時具進,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每個人,包括您和我在內都在不斷變化之中。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懂得,什麼是愛、是尊重和價值觀。另外,我非常重視的是,每個人都應學會付出。不能只想著索取。我認為,中國也已意識到了這一點,中國目前已成立了300多個基金會,在這方面中國的確做得很不錯。中國企業也開始注重公益事業,這是個不小的進步。這表明,人們已開始意識到,要為所在社會承擔責任。

德國之聲:在與媒體打交道時,您經常強調的另一句話是:「企業文化的塑造是未來的領導技術」,在全球化的進程中,這是否也是貝塔斯曼面臨的最大挑戰?

摩恩女士:是的,比如對我們在中國的業務經理來說,我們根本無法從總部下達具體的指令。他必須有自己的頭腦,有自己的經營理念。他必須知道企業的總體發展方向,計劃中的總體目標,如何對其手下的中國員工保證透明度,向他們傳授總部的價值觀-諸如尊重他人,正義感等等。也就是說,我們重視挖掘人才,發現具有領導才能的人才非常重要,而且是在全世界範圍內。

貝塔斯曼第5代代言人莉茲-摩恩圖片來源: Bertelsmann Stiftung

揭密羅馬俱樂部中第一位德國女性

德國之聲:您是羅馬俱樂部中第一位德國女性。您被視為富有的鐵腕女性。您是貝塔斯曼企業的掌門人。請問,現實生活中的莉茲-摩恩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摩恩女士:我可不是什麼「鐵腕」人物。由於戰爭的歷史,權力往往帶有負面色彩。但有了權力才能運作某些事情,對某些事情產生影響。如果沒有人指明發展方向,那麼將一事無成。人要有目標,要帶領大家一道向前發展。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非常喜歡跟人接觸,與人打交道。所以我覺得自己的職業非常有意思。我們有機會與世界許多地區和國家的居民展開對話,向他們學到許多東西,知道得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知道得太少。

近50年婚姻彈指之間

摩恩夫婦圖片來源: dpa

德國之聲:在網際網路上,人們很容易看到您從電話員到媒體巨頭掌門人的歷史。對當今的許多年輕姑娘們來說,這是她們的夢想。請問,您的生活果真如此夢幻嗎?

摩恩女士:當然不是。我認為,凡是真正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沒有紀律性和艱苦的努力是沒有我的今天的。在向前走的道路上,也難免不犯錯誤,要有勇氣承擔。另外,人要有好朋友,有在絕望中向你伸出友誼之手的朋友,還要有支持自己的家庭。我認為,我有幸有嫁給了我的丈夫,他幫助我在我的生命晚年讓我承擔現在的重任。明年是我與丈夫結婚50周年金婚之年。

德國之聲:50年是段漫長的日子。您與丈夫生活近50年後對丈夫依舊贊不絕口,這在當今社會是很難得的。

摩恩女士:的確,丈夫是一位出色的企業家、有著高貴的人品,是一個優秀的哲學家。他從來不自高自大,永遠謙恭待人,始終關心他人,尤其是貝塔斯曼企業的工作人員。他對這裡的許多員工來說都是學習的榜樣。

圖片來源: Maksim Nelioubin

世界需共同發展,缺一不可

德國之聲:您是否還能記得與丈夫初次相遇的那一天?

摩恩女士:當然了,我至今記憶猶新。我那時才17歲,貝塔斯曼組織了一場舞會,摩恩先生走到我面前邀請我跳舞,之前我從未見過他。這一曲舞決定了我的終生。我們一見鐘情,墜入愛河。

德國之聲:您是公益事業上的活躍人物,請問,公益事業為何對您如此重要?

摩恩女士:這是我從母親身上學到的。母親常常參與公益事業,樂於幫助他人。我親眼目睹了母親的經歷。母親性格樂觀開朗,我非常欣賞母親的這種性格。儘管母親要撫養5個孩子,但始終有時間幫助他人,關心他人。我認為,父母的影響決定了我今天的性格。後來,當我們最小的兒子得了一次中風之後,我便成立了一個預防中風的基金會。在醫治中風病人方面,德國領先於美國。中風是德國第三大死亡病因,在美國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它不僅涉及老年人,也危及嬰兒,早產嬰兒,青少年等等。

德國之聲:您是一位十分投入工作的人,想必您很少有自己的業餘時間。如果有的話, 您最喜歡幹什麼呢?

摩恩女士:在大自然中散步,進行體育鍛煉,與朋友們相聚,再有就是與家人享受天倫之樂。我每天都進行1小時10分鐘的體育鍛煉,包括游泳、跑步等等。否則我哪有現在的精力和良好的狀態。另外,我很想利用接受您採訪的機會表達我的一句心裡話,那就是,我希望,中國能與德國進行良好的合作,希望我們能夠共同生活,增加彼此間的瞭解。我認為沒有什麼比不同文化的居民間如此和平相處更加美好的了。我認為是世界需共同發展,缺一不可。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