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過於頻繁的選舉恐影響台灣民主發展

2021年12月17日

台灣即將在18日針對四個議題進行公投,其中包含各界認為可能影響台美關係的萊豬議題,以及與能源相關的核四議題。專家認為,台灣由於過去幾年頻繁舉辦選舉,可能導致重要議題無法得到政治人物的重視。

Taiwan | KMT Partei
台灣即將在周六進行四項公投,其中一個是在野黨國民黨所提出的反對美國豬肉進口的案子。圖片來源: Daniel Ceng Shou-Yi/ZUMA Wire/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之聲:台灣將在周六就四個公投議題進行投票,其中一個可能對美台關係產生影響的議題是關於萊克多巴胺豬肉的議題。您認為該公投的結果對美台關係有多大的影響?

南樂:根據目前的民調,萊克多巴胺豬肉的公投似乎會通過。在短期內,它不會傷害美台關係,因為目前美台關係處於歷史新高,推動這些密切丶牢固關係的相關人士不會受到公投結果影響太多。

六個月前,這樣的結果可能造成的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但由於美台關係現在如此緊密,在短期內,我不認為這個結果會影響美台關係。但當涉及到美國貿易代表署和美台貿易談判的未來時,結果可能不同。

那些質疑美國是否該推進與台灣之間的貿易法案的人肯定會以此為藉口,說「當他們自己決定不想購買美國產品時,我們為什麼要和台灣糾纏不清」。因為在美國有一些人並不那麼熱衷於跟台灣交好,我確信他們會把這作為美國不需要與台灣建立更緊密關係的理由。我不認為大多數的美國人會這麼想,但這個可能的公投結果將成為那群人論述中的一個要點。

德國之聲:這些公投有多少是關於人們將要投票的話題,又有多少是關於政黨試圖利用公投作為推動自己的支持率以及傷害另一方的方式?

南樂:我認為多數的公投題目都會通過,但我認為今年和2018年的最大區別是,民進黨的地位不像2018年一樣邊緣化,蔡英文的支持率也不像當年那麼低。

如果公投通過,我不一定認為這像是在衡量民進黨表現的「期中考」。雖然如果公投題目全部通過的話,對民進黨情況不妙,但我應該不會像2018年那樣對他們造成損害。歸根結底,目前重要的不是公投是否通過,而是各黨派對公投結果的反應。

2018年因為反婚姻平權的公投都通過了,民進黨只好遵循規矩,沒有以直接修改民法作為實現婚姻平權的方法。如果萊克多巴胺豬肉公投通過,重點就在於民進黨要如何處理,使其在國內仍然保持合法性。

由於這次公投不是發生在與2018公投相同的政治背景下,因此,我不認為它對每個政黨的影響會像上次一樣大。不過,我認為這次公投仍像是一場中期選舉,無論這些提案是通過或是失敗,它對2022年地方選舉的策略會有很多影響。

德國之聲:您認為兩黨是否有將這次公投視為為2022年中期選舉做準備的一種方式?您認為公投在多大程度上已經成為政黨調整其支持度的工具?

南樂:我認為兩個政黨都在透過公投試驗他們該如何應對2022年的選舉。國民黨的競選方式將是未來的一個標誌,但對民進黨來說也是如此。民進黨在這次的過程中,讓該黨內部年輕的政治家和黨員在公投活動中扮演主導的角色。我認為這意味著在2022年,民進黨會推動更多年輕人投入地方選舉。

公投和罷免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台灣政黨爭取支持率的工具,公投不一定是被用來實現其真正目的。表面上來說,所有的民主國家都應該有公投和罷免,因為這些都是好的工具。只是當它們成為一個民主國家關注的焦點時,公投與罷免可能就變成了分散注意力的東西。說實話,並不是說核電或藻礁的議題不重要,只是台灣在2021年,有更多緊迫的問題正在發生。

這些公投佔用了政黨和公眾這麼多的注意力和資源,對台灣的公民社會造成了一些消耗和政治疲勞。基本薪資丶房價丶對軍隊的支持等都是更緊迫的問題,但並沒有太多人在談論這些議題。

我認為若我們要確定議題的優先次序,這些公投的題目不一定是對台灣影響最大的問題。台灣現在的問題是,由於公投是安排在沒有選舉的那一年,這意味著台灣每年都會有一次選舉,我認為這樣的選舉次數太頻繁了。

我們不需要在兩個選舉中間還加上一個選舉,因為這給人們製造了更多的官僚障礙。最重要的是,如果政治人物總是在競選,他們就不能專注於寫法案和通過法案。這樣的結果會阻礙台灣民主的蓬勃發展。我擔心的是,當台灣有這麼多緊迫的問題時,它被解決的速度就會不斷降低,因為台灣的政治時間很多都花在了公投和罷免上。

南樂 (Lev Nachman) 是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主要專注台灣與香港的政黨政治發展。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