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我是黑鬼,智商很低」,一群非洲兒童用中文對著鏡頭喊。這是一段特別有辱人格的影片 。在中國,此類影片目前已成一產業。經由網路平台,可訂購這樣的問候影片。供應商承諾,24小時內交貨。所有影片均符合「非洲人落後」這一俗調。按價目表所列,跳舞的孩子影片要價約折合13歐元,持槍的半裸男子,價格折合20歐元。此類影片此前一度火爆。
中國的種族主義 奧盧費米(Olufemi)熟悉此類影片,因此並不驚訝。他17歲時從奈及利亞來上海上大學,迄今已在中國生活了13年,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中國實際上已是他家,卻常因膚色而被排斥。
他告訴德廣聯(ARD)記者:「我常會被提醒我是黑人,來自非洲,和其他人不一樣。」 即使在大都市,人家也慣常叫他「黑人」,或用手指他。他認為,這很少是一種示好的表現。
奧盧費米表示,黑皮膚在找工作時更難。他回憶道:「他們直接了當地對你說:『對不起,我們要白人』。」
缺乏敏感? 中國當局稱,對種族主義採取零容忍態度。然而,中國國內幾乎沒有涉及歧視和排斥現象的教育及公開討論。奧盧費米本人不願指責中國人存在種族主義,而更願說是「無知」使然,或者說,「缺乏敏感」。他說:「他們不願想想,這對另一個人來說會是什麼感覺?要是我在一個人身後喊『黑人!』.....」
圖片來源: Youtube/KINGBANG 2016年,中國電視連續數星期播出一洗衣粉廣告 :一亞洲女性將一粒洗滌劑膠囊塞進一黑人勞工嘴裡,然後把他一頭推入洗衣機。經短暫洗滌,洗衣機門打開,一白皙的亞洲男性眨著眼睛走出,女子開心了。在外國媒體詢問時,該洗滌劑製造商表示,未認識到這會是問題。
洗衣粉廣告一年後,武漢的一次攝影展震驚了一名外國遊客。此展取名 《面孔反映心靈》,其中有作品將黑人與動物做對比。例如,將一張老人的照片與一隻猴子的照片放在一起;一張嘴孩子與一張嘴大猩猩相鄰。在一些非洲國家大使館對此表示不滿後,展方才取走相關照片。
疫情期間情況變得更糟 新冠疫情期間,種族主義問題加劇。一直居住有不少非洲人的千萬人口城市廣州發生了一起轟動事件。2020年春,數名奈及利亞人檢測結果呈陽性,為此,當局下令隔離市內全部非裔群體,對之檢測,不少人因此被趕出住家和旅店,流落街頭。美國一度發出去華旅行警告。
這樣的舉動助長了關於非洲人是病毒攜帶者的偏見。北京外交部此後不得不重申,對種族主義採取零容忍立場。
金賽( Jacobie Kinsey )指出,這一政策的執行情況很不理想。封城期間,他在上海。當時,2500萬人不能離開所在住宅區,尤其在初期,部分人的情緒有失控危險。他回憶說,「大多數家庭裡食物只夠吃一星期,所以,當時所有人的食物都告急。」
他通過網上群聊和所在高樓的居民就如何獲得食物交換意見。他回憶道:「這時,一鄰居說,或許,我們可以把七樓的那個黑人弄來吃。」他承認,回想起來,仍非常惱火。
他是整個住宅區內唯一的黑人。因為封城,氣氛緊張。他回憶說,當時他想:這傢伙可能是在開玩笑,但也可能不是隨口說說的。他在群聊中這樣回復鄰居:「別吃我」。朋友傳播了這一聊天記錄。在華外國人當中,此言不脛而走,已成一諷刺性笑話。
讓很多非洲人驚訝的是,一旦自己成為所謂的種族主義的受害者,中國人立即義憤填膺,反應激烈。比如,去年,西方商家展示的中國模特兒,眼睛明顯變窄,引起強烈反響,法國奢侈品牌迪奧的攝影師被指貶低中國人,不得不公開道歉,德國汽車製造商梅賽德斯也因種族主義指控撤回廣告。
奧盧費米說:「要是中國人對非洲人也有同樣的意識,那就好了。」但是,如果對這一問題沒有反思,沒有公開的討論,那就很難實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歐盟委員會委員、來自德國基民盟的政界人士厄廷格上周被爆料在漢堡的一個活動中使用了對中國人的歧視用語,引發各界抨擊。其實,在德語中,還有很多歧視特定種族的語匯。開口就是這些詞的人,不但沒教養,且有違法之虞。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Warnand 德國普通民眾中,確實還有人經常使用這個歧視性的詞匯,針對的是以中國人為代表的東亞族群。早在19世紀,格林兄弟編撰《德語辭典》時,這個詞就已作為罵人詞匯被收錄。從前的西方人都習慣以寬臉、細眼的韃靼人形象來形容東亞的中國人等族群。有些人還會使用Reisfresser(猛吃大米的人)一詞來歧視中國人。
圖片來源: EMMANUEL DUNAND/AFP/Getty Images 這個詞如今被用來蔑稱來自南歐、中東、土耳其一帶的人,在難民危機之後更是喧囂於網路。該詞最初於19世紀出現時,可是個褒義詞:當年的德國水手驚嘆於來自南太平洋島國同行的出色航海技能,而在夏威夷語中,kanaka的意思就是「人」。後來,水手們甚至將Kanacke作為榮譽稱號,用來指稱一切技藝精湛的同行,不論他來自歐洲還是南太平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L. Schulze 在波蘭語中,波蘭人將自己稱作Polak。而一些德國人則將這個詞與發音有些相近的Kanacke進行糅合,造出了一個專門用於罵波蘭人的詞匯。
圖片來源: Reuters 在2009年之前,這還是一個很平常的德語組合詞:戴頭巾的女孩。但在2009年,德國聯邦銀行董事薩拉金(Thilo Sarrazin)發表了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言論:「那些靠這個國家生活、又不承認這個國家的人,不怎麼關心子女的教育,卻總是在不斷地製造新的頭巾妹。」在此之後,「頭巾妹」一詞就帶有了明顯的針對穆斯林女性的歧視色彩。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Kastl 在拉丁語中,niger就是黑色的意思。如今,在許多西方語言中,這個詞都具有強烈的種族歧視色彩。在當代德語中,可以用Afrikaner(非洲人)、Afrodeutsche(非洲裔德國人)來指稱黑色人種,並且避免種族歧視的嫌疑。(圖為一名安哥拉人正在柏林參加文化嘉年華活動)
圖片來源: DW/ D.Feijó 早在公元8世紀的古高地德語中,就已經有了Mōr一詞,該詞脫胎於拉丁語Maure,指生活在北非Mauretania地區(並非今天的毛裡塔尼亞)的深膚色人種。這個詞在歷史上一直就帶有歧視意味,在當代德語中,該詞的歧視色彩不亞於Neger。不過,Mohrkopf「黑人頭」、或是Negerkuss「黑鬼之吻」這兩個詞匯,雖然起初也來源於種族歧視,但在當代德語中卻能夠廣泛使用,誰願意同美味的巧克力甜點過不去呢?
圖片來源: Fotolia/Unbreakable 和歐洲各國人民一樣,德國人對鄰國也絕不會嘴下留情。由於法國人擁有吃青蛙的習慣,於是德國人就稱其為「食蛙族」。當然,鄰國對德國人也毫不留情,直呼「吃
啃馬鈴薯的」(Kartoffelfresser)。不過,和其他歧視詞匯相比,這些詞的歧視色彩不這麼強,因此一些德國人也很幽默地自嘲「我們吃馬鈴薯的」。
圖片來源: Joel Sartore/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槍斃俄國佬、撞死法國佬、踩死英國佬、拍死日本佬」」 這是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奧地利士兵間流傳的順口溜:Jeder Schuss ein Russ, jeder Stoß ein Franzos, jeder Tritt ein Britt, jeder Klapps ein Japs. 和前一張圖中略帶詼諧意味的「食蛙族」不同,這句一個世紀前的順口溜絕對不應該在日常交往中使用。畢竟,這場戰爭造成了1600萬人喪生,是歐洲各國對種族主義以及民族主義最為深刻的教訓。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