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對機械製造業的收購熱

Jana Wochnik2015年4月12日

由於貸款利息優惠,許多大的投資商都在尋找公司進行收購。德國的機械設備公司也成為他們投資收購的目標。在這方面中國投資商尤其取得良好業績。

Dürkopp Adler Bielefeld
圖片來源: DW/Jana Wochnik

(德國之聲中文網)孔令河(音譯)是德國比勒費爾德縫紉機製造商杜克普愛華(Dürkopp Adler)股份公司中為數不多的中國員工之一。對於員工們來說,他的位置無人可以取代。這位電器工程師是上海母公司與德國工廠進行聯繫的重要聯絡員。如果裝配控制系統出現問題,孔工可以立即用中文簡潔地闡明原因。公司董事會負責人艾克霍夫(Dietrich Eickhoff)說,這是一個明顯的優勢。

2005年中國上工申貝(集團)股份公司收購這家縫紉機企業時,艾克霍夫已經在這裡工作了幾十年。回憶起一路走來的歷程,他不無感慨地說,最初感覺變化很大。"東威斯特法倫人的直率在中國人那裡常常行不通。" 人們需要慢慢地相互理解。

傳統企業 產品面向全世界

杜克普愛華股份公司生產的縫紉機可縫制汽車座椅、安全氣囊和安全帶,也可縫制皮革家具或者服裝。超過90%的產品用於出口。機器製造工廠建在捷克和羅馬尼亞,位於德國比勒費爾德的公司只負責產品研發、最後安裝和品質檢查。這個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公司擁有近300名員工,全部是技術工人。中國投資商上工申貝集團也在努力保障"德國製造"的品質。

杜克普愛華公司生產的縫紉機可縫制汽車座椅圖片來源: DW/Jana Wochnik

裝配工繃特(Jörg Bunte)說,當然對於中國人的到來曾有過擔心。繃特已經在杜克普愛華公司工作了30年。他說:"我們曾經為生存擔憂。對公司是否能繼續保留在此地以及我們是否繼續保住工作崗位產生疑問。"所有員工都有過這樣的疑問。繃特說,逐漸地才發覺這種擔憂毫無理由。他們在中國"母公司"的領導下,從事著和從前完全一樣的工作。

2014年公司收購達到高潮

據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2014年全球的公司收購交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歐元區投資商的比例非常高。但真正迎來創紀錄之年的仍是中國的機械製造商。和從前不同的是,如今中國人不再是只購買專利以及將購買的產品運回國內。現在他們和大多數投資商的做法一樣,學會利用廉價貸款和資金在世界市場上擴大自己的生意。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師瑟本(Martin Theben)證實,這種收購興趣對所有機械製造商來說都有利。他說,這些企業因此戰勝了財政危機,"重新開始大量贏利。"他們嘗試用賺來的錢進行再投資,收購其他的企業。

中國母公司對生產和銷售很少施加影響圖片來源: DW/Jana Wochnik

杜克普愛華公司被中國人收購後的事實證明,是中國人挽救了公司的命運。2008年,這家有著155年歷史的老牌企業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上工申貝集團投資數千萬歐元,幫助該企業獲得新生。

上工申貝繼續發展壯大

上工申貝此後又收購了位於德國凱澤斯勞滕的老牌縫紉機製造公司百福(Pfaff)和羅爾什的凱爾曼特種機械製造公司(KSL)。和先前收購的比勒費爾德杜克普愛華股份公司一樣,中方對被收購公司的生產和銷售幾乎沒有施加影響。只是董事會層面的變化顯而易見:公司董事長艾克霍夫辦公室的隔壁坐著中方財政總監鄭英(音譯)。艾克霍夫說,他與這位中國女性已經愉快合作了10年。但至今仍令這個東威斯特法倫人感到難以習慣的是:中國人絕對嚴格的等級觀念和下屬對上級的無條件服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