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小美人魚游向中國

2012年2月10日

德國最成功的芭蕾編導大師、漢堡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約翰•諾伊梅爾今年將第三次造訪中國,中國觀眾將觀賞到漢堡芭蕾舞團的精彩演繹,中芭也將上演他創作的《小美人魚》

漢堡芭蕾舞團的演出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 即將步入古稀之年的漢堡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諾伊梅爾(John Neumeier),一月底開始率領漢堡芭蕾舞團在中國進行巡演。當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首席主演朱妍說起他的時候,崇拜之情溢於言表。她說:"他是我的偶像,對我來說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芭蕾舞編導,我很崇拜他,他的作品非常偉大"。朱妍回想起她2010年在漢堡第一次見到諾伊梅爾時的場景,"我驚呆了,我看到的那些舞劇,是完全與眾不同的"。朱妍領銜的中國芭蕾舞團將在諾伊梅爾的助力下開闢一條全新的藝術之路。

漢堡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諾伊梅爾圖片來源: dpa

繼兩年前的第一次接觸後,本年度諾伊梅爾將同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進行深度合作,雙方將在北京合作排演一整個月,計劃於今年九月上演諾伊梅爾創作的《小美人魚》,諾伊梅爾在接受德新社採訪時說,"保持開放,嘗試不同芭蕾舞編導的作品對中國國家芭蕾舞團的未來很重要"。

不能固步自封

在目前在世並且仍然活躍在舞台幕後的芭蕾舞編導中,諾伊梅爾是年紀最大的。他對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選擇的這條"非常有進步意義"的道路稱讚有加,他說,"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媒體使得學習非常便捷,顯而易見,這個發展中的國家裡,她的芭蕾舞團也在發展。但是她對芭蕾舞的理解不能固步自封,停留在那些自以為是的人所認知的'古典芭蕾'的水準"。

中國國家芭蕾舞團團長馮英告訴德新社記者,自從1959年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國家芭蕾舞團前身)創辦以來,從初期的前蘇聯風格,到文革時期的清一色的革命樣板戲,中芭始終在發展,當時的《紅色娘子軍》已經成為今天中芭最經典的劇目。去年在漢堡演出的《牡丹亭》、《大紅燈籠高高掛》則標誌著中國芭蕾舞團的傳統將突破時間的限制,走向更新,更廣的方向。

曾經是芭蕾舞演員的馮英還說,中芭會越來越好,她說:"雖然我們對我們的舞蹈演員很有信心,但是在編舞和創新方面還比較薄弱,諾伊梅爾的指導對我們演員的藝術表現會有很大的幫助",馮英非常期待與諾伊梅爾的合作,而後者對中芭也非常欣賞。他認為中芭在表演時"以內在的專注代替外部的表情",這對詮釋作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渴望新意

當然馮英對中國芭蕾和西方芭蕾的差異產生的碰撞也不無擔心,她認為中西風格要達到水乳交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中國必須先學習西方的芭蕾語言,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而對中國芭蕾的發展可能產生阻礙的是對芭蕾舞的片面理解,在中國,像《天鵝湖》、《吉賽爾》這樣的經典劇目很受歡迎,而觀眾 對現代劇目的接受程度則比較低。中國觀眾對芭蕾舞的欣賞還處在早期階段,但是在西方,像《天鵝湖》這樣的經典劇目已經演出了上百年,"觀眾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他們渴望新鮮的東西",但是馮英認為中國觀眾將來也會經歷這樣一條道路。

馮英對與諾伊梅爾的合作滿懷期望,她說:"不同的人對相同的舞蹈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這是非常有意思的",諾伊梅爾對此也表示贊同,他說:"這也正是我曾和很多不同舞蹈團進行合作的原因,因為我有一種感覺,從每個舞蹈團身上我都會有所收獲,反之亦然。"

來源:德新社 編譯:見山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