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體育

屢試屢敗,德國會再申辦奧運嗎?

2022年8月28日

在慕尼黑舉行的歐錦賽大獲成功,要求再次申辦奧運的呼聲重又高漲。若然成為東道主,德國將面臨哪些問題?

Deutschland | Olympiapark München
慕尼黑歐錦賽使用的是為1972年奧運會建設的體育設施圖片來源: Frank May/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不僅是運動員,所有體育愛好者也都認為慕尼黑歐錦賽圓滿成功。整個賽事提供了激動人心的畫面、氣氛、夢幻般的體育場館和意氣風發的運動員,其中很多運動健將的成績足以驕人--他們很少能在這麼多觀眾面前展示自己。在巴伐利亞州首府舉行的這一綜合體育大賽產生了巨大反響。那麼,為何德國人不來個大思考,再度申奧?我們來看一看相關最重要問題,試著提供答案。   

哪屆奧運會可以考慮?   

首先是2036年夏季運動會。如果申請成功,德國再度主辦,則將是1936年柏林夏季奧運會以及加米施-帕滕基興(Garmisch-Partenkirchen )的冬奧之後整整100年。國際奧委會主席、德國人巴赫(Thomas Bach)亦頗有此意。也正因此,它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2024年,夏季運動會定在巴黎舉行;2028年在洛杉磯;2032年是布裡斯班。   

1936年,夏季和冬季運動會雙雙在德國舉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akg

可能成為申辦選項的還有2030年或2034年冬奧。 2026年冬奧主辦權已授予義大利的米蘭和柯爾蒂納-達姆佩佐(Cortina d'Ampezzo)。雖然一些國家已申辦2030年冬奧,其中,日本札幌(Sapporo)更被視為熱門候選,但事情尚未畫上句號。不過,德國奧委會主席魏克特(Thomas Weikert)已表示,對德國而言,現在申辦2030年冬奧,時機不成熟。畢竟,他從本國迄今多次申奧不成的經歷中知道,若要申辦,必須有最佳準備。   

1972年後德國何以未再主辦過奧運?   

自1986年以降,德國先後7次申辦,均未成功。最近一次是"萊茵-魯爾2032動議"( Initiative Rhein-Ruhr für 2032),在國際奧委會預選階段便告失利,--最終贏家是澳洲的布裡斯班。   

2022年慕尼黑冬奧、2024年漢堡夏奧的申辦則因公眾反對而受挫。越來越多的人批評此類龐大體育賽事,也是因為發生了眾多醜聞,例如,在國際奧委會這樣的頂級組織內。被曝光的決策者收買選票或運動員中的興奮劑犯罪現象,也使公眾懷疑情緒增加。此外,安全問題也始終存在。再者,主辦城市將不得不承擔巨大費用。還有:尤其面對氣候變化,冬季運動會帶來不可忽視的生態問題。  

冬季運動與環境保護能否兼得?圖片來源: Alessandro Trovati/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歐錦賽和奧運會之間有哪些區別?   

首先是兩者不同的規模,而最大區別在於,奧運會由國際奧委會及其頂級贊助商制定規則--甚至超越主辦城市。本屆慕尼黑綜合歐錦賽不過是決出9個項目的歐洲冠軍。若和奧運會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歐錦賽有約4700名運動員參賽,使用了為1972年奧運會建造的現成體育設施。若干賽事甚至對公眾免費開放。根據官方網站提供的數據,2022慕尼黑歐錦賽總費用為1.3億歐元,其中,1億歐元由慕尼黑市、巴伐利亞州和德國聯邦政府承擔,各佔三分之一;另外3000萬歐元來自營銷、票務和電視、廣播服務。總金額雖高,但仍可控制。    

奧運會和殘奧會經費則動輒就是數百億。2020年東京夏奧經費超150億美元。日本組委會提供67億美元;東京都政府支付66億美元;日本政府拿出21億美元。國際奧委會自稱出資約19億美元。世界各地共11000多名運動員參賽,比慕尼黑賽事人數多一倍以上。  

在奧運會上,除體育設施外,住宿的奧運村總須從頭開始建設。若獲國際奧委會主辦授權,即使是在德國和慕尼黑,也須建造新體育設施。迄今,世界各地已有足夠多的破壞環保的"不可持續"的例子。比如,像平昌這樣的主辦城市平地建起 "大白象",如雪車和雪橇賽道,而奧運結束後,就幾乎或根本不再使用。  

1972年建成的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使用至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blickwinkel/McPHOTOs

對主辦城市有何要求?   

要求很多。在《奧林匹克憲章》中,國際奧委會自己規定所有賽事組織規則和奧運會開幕、閉幕式的條件。國際奧委會要求申請者無一例外遵守憲章,並簽署相應的 "東道主城市 "框架協議。批評者一再表示,這些合同實為 "禁言合同"。根據合同,風險由各主辦國組委會承擔,而賽事利潤和幾乎所有權利--包括全球供應商和許可項目--卻都屬於國際奧委會。  

由此,只有國際奧委會有權取消奧運會,否則,可要求主辦單位賠償。經由奧運會籌集的資金必須用於奧運,而基礎設施和安全措施的指出則須由主辦國公共財政提供。在許多情況下,國際奧委會還要求提供稅收優惠甚至免稅待遇。慕尼黑歐錦賽則未給予組織者特殊稅收權,換言之,相關資金留在了慕尼黑地區。   

國際奧委會的幾乎所有收入都通過授予重大體育賽事的電視轉播權、並從贊助商那裡獲得。根據它自己提供的數字,2017至2020/2021財政年度,它收入總數約為76億美元,其中60%以上來自電視轉播權的授予。收入的90%流向運動員和各體育組織,其中一些體育組織非常依賴這一收入。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