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川普访問沙烏地、卡達与阿聯酋期間,多位美國企業領袖改變原定行程,乘坐專機橫跨波斯灣,與總統同框現身當地舉辦的商業峰會。
如今,美國企業領袖與總統同行,跟隨總統回到白宮,或在橢圓形辦公室短暫停留,已經成了一種常規作業,就像他們去行業大會發表演講一樣平常。
企業巨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努力地與政府打交道,目的在於爭取減輕監管和關稅的負擔。他們清楚,這位「交易型總統」只願意為與自己關係良好的人提供政策支持。
川普也樂於利用這些企業領袖作為自己的配角,借此在經濟增長放緩之際 營造出「經濟繁榮」的印象。
美國總統川普出訪中東,隨行人員中包括備受爭議的人物馬斯克。圖片來源: Brian Snyder/REUTERS 配合「交易型總統」秀演技 但是,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即使與總統互動頻繁,也未能讓蘋果、亞馬遜、沃爾瑪等企業完全免於川普 的「龍顏不悅」。他們對在美國創造就業的公開承諾,更多是在配合川普塑造公眾形象,而不是保護企業自身利潤。他們的私人飛機隨著川普辗轉沙烏地、卡達和阿聯酋。他們表示,自己幾乎別無選擇,尤其是在川普随意揮舞關稅大棒的背景下。
「我在想,我們現在有了一位總統親自充當推銷員 ,」川普在阿布扎比說。他當時站在克利夫蘭醫學中心首席執行官米哈利耶維奇(Tomislav Mihaljevic)旁邊,還順帶挖苦了前總統拜登。「你們覺得拜登會這麼做嗎?我可不覺得。但我認為這真的很重要。我必須成為我們國家的啦啦隊長。」
東道國 與白宮僅用了幾周時間就籌辦好了大型商業會議,讓川普能在行程中展示自己的「交易能力 」。企業領袖們簽署合作協議,吹噓雙邊投資,幾乎主要是秀演技。他們也借此機會進行社交,彼此調侃這種場面竟然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川普多次展示:誰對他卑躬屈膝,誰就能得到生意——例如他為特斯拉站台。而那些不肯討好他的人可能會受到懲罰,例如亞馬遜在其第一任期遭到打壓,如今還有一些律師事務所、美國高校和其他機構正面臨他的報復。
「他需要人們來親吻他的戒指 ,滿足他的虛榮,」耶魯大學企業領導力研究所所長索南菲爾德(Jeffrey Sonnenfeld)說。他指出,這種拍馬溜須的行為,往往能帶來更好的政策待遇和政府的免費宣傳。
自1月20日上任以來,美國總統川普迅速啟動關稅戰——從大規模加徵關稅到突然按下暫停鍵——從鋼鋁稅、汽車稅,到全球「對等關稅」,再到對藥品、半導體等啟動國家安全調查。關稅政策多次調整,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金融市場劇烈震蕩。 圖片來源: Hu Yousong/Xinhua/picture alliance 川普上任後首次大規模加徵關稅:自2月1日開始對美國三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徵關稅。川普宣布對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指責兩國未能阻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對來自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指責中國在芬太尼生產中扮演重要角色。
圖片來源: 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川普2月10日簽署行政令,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製品加徵25%關稅,並取消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鋼鋁主要供應國的免稅額度。
圖片來源: Al Drago/ abaca/picture alliance 川普于3月26日宣佈,自4月3日起,對所有進口汽車與輕型卡車徵收25%的關稅。全球汽車供應鏈受衝擊,日韓汽車產業首當其沖。受此消息影響,豐田、本田、現代和起亞等汽車製造商股價大幅下跌,總市值蒸發約165億美元。
圖片來源: Artur Widak/NurPhoto/IMAGO 川普4月2日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讓美國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記者會,宣佈「對等關稅」措施。美國對大多數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但針對特定國家徵收更高稅額。中國、歐盟和越南分別面臨34%、20%和46%的關稅; 日本、韓國、印度、柬埔寨和台灣,分別受到24%、25%、26%、49%和32%進口關稅的打擊。
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川普4月9日在大規模「對等關稅」上路不到24小時後出現政策大轉彎,宣佈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在此期間,稅率將統一降至10%的基準關稅。但中國被排除在暫緩名單之外,不僅如此,還將對中國的關稅加碼至145%,其中包含了美國此前指控中國打擊芬太尼不力而徵收的20%關稅。
圖片來源: Angela Weiss/AFP/Getty Images 2025年5月4日 | 對美國境外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 川普5月4日以「國安威脅」為由,宣佈將對非美國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理由是要「拯救美國電影業」。
圖片來源: Chris Cheadle/All Canada Photos/picture alliance 2025年5月12日|中美關稅戰90天「停火協議」 美中高層在瑞士進行談判後於5月12日發布聯合聲明,就90天的「暫停期」達成協議:美國對大多數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45%的關稅將在5月14日前下調至30%,30%關稅裡包括針對芬太尼問題額外施加的20%懲罰性關稅;中國對美產品加徵的125%關稅則將降至10%。美中雙邊早前不斷疊加的報復性關稅,在這波協商中幾乎都被取消。(圖為美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談判代表格裡爾出席美中貿易會談)
圖片來源: Valentin Flauraud/AFP
2025年5月13日|美大幅下調中國「小包裹」關稅 白宮5月13發布行政命令,將從5月14日起將對中國低價值貨物(不超過800美元)徵收的「最低限度」關稅從120%下調至54%,原計劃的200美元固定費用徴税方案被擱置,現行的100美元固定費用將繼續執行。
圖片來源: Ben Montgomery/Getty Images 川普威脅自6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加徵50%的統一關稅。他同時警告蘋果公司,若其在美國銷售的手機是在海外生產的,將面臨25%的關稅。兩天後,川普收回了對歐盟加徵50%關稅的威脅,他表示,與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後,同意將美國和歐盟的談判期限延長至7月9日。
圖片來源: agrarmotive/IMAGO 美國聯邦國際貿易法庭裁定,川普今年4月2日對多國徵收的對等關稅,以及早前向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的報復性關稅都屬於「非法」。判決認定,川普征收全球關稅的行為超出了《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IEEPA)賦予總統的權限。美政府表示將對該裁決提出上訴。
圖片來源: Evan Vucci/AP/picture alliance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一天後推翻該判決,讓川普的關稅政策得以持續實施。上訴法院指出,為了審理川普政府的上訴,將先暫緩此前法院的裁決,並命令原告及川普政府分別在6月5日和6月9日前提交回應文件。
圖片來源: Manuel Balce Cenet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全球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關稅提高至50%。中國是美國的第三大鋁供應國。他指責中國未按約降低關稅,取消針對稀土等產品的貿易限制。他說:「中國完全違反了與我們達成的協議。不能再做好好先生了!」
圖片來源: Martin Meissner/AP Photo/picture-alliance 6月10日 美中談判雙方宣佈原則上達成貿易框架協議 中國和美國官員在英國倫敦舉行貿易談判,經過兩天的會議,6月10日,雙方宣佈原則上已達成貿易框架協議,以落實5月在瑞士日內瓦的共識、還有兩國領袖上周的通話內容。川普在社群網站Truth Social上表示,按照美中達成的新的貿易協議,美國將從中國獲得稀土磁體。他還表示,將允許中國學生在協議達成後繼續留在美國大學學習。
圖片來源: Li Ying/Xinhua via AP/picture alliance
路易威登路遙知「舔功」 成為川普“舔狗」的並不只有美國商人。本周一,一家法國知名企業的高管也出現在橢圓形辦公室。
川普感謝法國奢侈品公司路易‧威登集團(LVMH)旗下品牌蒂芙尼公司(Tiffany & Co.)為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縣三名殉職警員的家屬製作「犧牲勳章」。川普亲自將這些獎章授予他們的家屬。
因為關稅威脅著從手袋到香檳的多個業務,LVMH的股票今年有所下跌。川普对代表公司的亞歷山大‧阿爾諾(Alexandre Arnault)說:「非常感謝你,亞歷山大。我很感激你能來。——他可是大老遠從法國趕來的哦。」
多家美企暴露「忠誠不絕對」 相比拜登政府,美國頂級企業的高管們感到,與川普团隊保持經常聯繫是必須的。但這種聯繫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真正影響總統。
多家公司高管在匿名條件下透露,他們並不總是知道該通過誰才能向川普传達對關稅、監管和稅收的意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成了他們最信賴的「傳聲筒」,但即便如此,也未能讓他們完全倖免於川普的攻擊。
沃爾瑪首席執行官麥克米倫(Doug McMillon)原本在上周六安排了與貝森特的通話,結果卻在社群網站上被川普点名批評,稱沃爾瑪應當「吃下」關稅的成本。
4月,川普给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打了電話。貝佐斯出席過川普的就職典禮。有報導稱亞馬遜考慮在產品標籤上註明川普关稅對價格的影響。亞馬遜當時確實在研究這種做法,特別是用於其「Amazon Haul」服務,該服務正與中國公司Temu和Shein競爭。但最終,亞馬遜放棄了這種讓川普不高興的做法。
通用、福特和斯特蘭蒂斯等美國車企的負責人也曾與川普会面,說明關稅如何影響汽車生產。川普为他們在國內生產的、但使用外國產零件的車型提供了一些豁免,但仍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稅。
川普曾在去年4月表示,他的關稅調整是臨時措施,目的是幫助汽車廠商在「短暫過渡期」 增加本土生產。「我們只是想在這個過渡期內幫他們一把,」他說,「我們並不想懲罰他們。」
蘋果宣佈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後,得到川普多次表揚。但蘋果也計劃將更多iPhone生產轉移到印度 ,以應對中國關稅問題,這又讓川普感到不滿。
在卡達发表講話時,川普回憶起與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Tim Cook)的一次談話:「我對他說,『我的朋友,我一直對你很好。你要在美國投資5000億,但我現在聽說你要在印度建廠。我不希望你去印度建廠。』」
中美相互大幅下調關稅 股市振奮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摩根大通公開喊話見成效 相比之下,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戴蒙(Jamie Dimon)則通過電視節目成功影響了川普的關稅政策。
這位銀行家於4月9日接受福克斯財經頻道《瑪麗亞早間秀》採訪。當時因川普的關稅政策,金融市場陷入恐慌。戴蒙表示,若川普能談成貿易協議,市場就會回暖。
「做做深呼吸,」戴蒙說,「簽點貿易協議。這是他們能做的最好的事。」
當天,川普便將關稅下調到10%的基本水準,並給予90天的談判時間。
川普后來回憶道:「我今天早上在瑪麗亞‧巴蒂羅莫(Maria Bartiromo)的節目上看了傑米‧戴蒙的訪談,他說得很好。」
(美聯社)
DW中文有Instagram !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