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巴拿馬

川普为何對巴拿馬運河如此痴迷?

2025年1月9日

巴拿馬運河是上世紀初由美國人出資修建的,建成後又由美國人管理營運了數十年之久。現如今,巴拿馬運河已經交還巴拿馬人管理營運,但川普似乎對這一現狀並不滿意

Panama Kanal
圖片來源: Arnulfo Franco/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已多次表示,要將巴拿馬運河置於美國的控制之下。而巴拿馬政府則一再重申,運河的主權「不容討論」。於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突然間成了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

巴拿馬運河是誰建的?

川普表示,世人不應忘記,是美國人在一百多年前修建了巴拿馬運河,並為這個改變人類海運業的工程付出了慘重的生命代價。1914年以前,從大西洋前往太平洋的船隻,必須繞行整個南美洲,整個航程歷時數月,而且航道十分危險。巴拿馬運河修通之後,航程被大大縮短,現在只需8到10小時,就能完成在兩大洋之間的穿梭。

川普前不久聲稱,1904年至1914年開鑿巴拿馬運河的過程中,共有35000名至38000名「美國男子」喪生。事實上,修築運河的過程中,瘧疾、黃熱病、施工事故以及其他原因,的確造成了數千人死亡,但川普提供的數據卻是無從考證的。

官方數字顯示,運河建造過程中大約有5600人死亡,當然實際數字可能會更高。不過,運河工地上的大多數工人主要來自巴巴多斯。《死亡峽谷-為修建巴拿馬運河而戰》一書的作者帕克( Matthew Parker)認為,整個修建過程中,大約有三百名美國工人喪生。

川普有可能是將美國人的巴拿馬運河工程和此前法國人開鑿運河的失敗經歷混為一談了。1880年代,法國人曾嘗試修建巴拿馬運河,並為此付出了兩萬至兩萬五千人的生命代價,不過,這些死難者當中並沒有一名美國人。

為什麼運河現在由巴拿馬人掌管?

運河開通後,美國在此經營了數十年之久。1977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吉米‧卡特批准逐步將運河控制權移交給巴拿馬政府。相關條約規定,運河將保持中立,向所有國家的船隻開放。美國還保留了保衛該水道不受任何威脅的權利。
1999年,美國完成了從巴拿馬的撤軍行動。運河自此由巴拿馬城政府管理。現在,川普指責「中國的優秀士兵」正在非法經營這條運河。巴拿馬總統穆裡諾(Jose Raul Mulino) 則駁斥川普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今年一月,穆裡諾表示:「謝天謝地,運河裡並沒有中國士兵。」

巴拿馬總統穆裡諾:巴拿馬運河沒有中國士兵。圖片來源: Daniel Audilio Gonzalez/Anadolu/picture alliance

儘管沒有任何跡象能證明中國在巴拿馬地區的軍事存在,但令一些美國觀察家不安的是,巴拿馬兩座港口已經交由香港長江和記實業公司所管理,這有可能會導致美國過往船隻的數據被洩露。此外,巴拿馬與中國政府合資在運河上建造新橋也引起了華盛頓的關注。

為何巴拿馬運河如此重要?

管理方表示,每年約有13000至14000艘船隻穿過全長82公里的運河。每天數十艘的過往船隻借助閘門、水道和水庫,被提升最高26米,然後再在運河另一端逐漸降至海平面。

穿過運河時,船隻需根據大小繳納費用。美國、中國和日本是巴拿馬運河的主要客戶,而巴拿馬運河貨運量的72%都同美國有關,要麼是從美國港口運出的貨物,要麼則是正在運往美國的貨物。
前不久,受乾旱天氣影響,巴拿馬運河管理方減少了通行船隻數量,並同時提高了費用。2024年財政年度,巴拿馬運河的營運淨利潤為34.5億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不排除武力收回巴拿馬運河的可能性。圖片來源: Evan Vucci/AP/picture alliance

由於巴拿馬運河的通行業務中美國的佔比極高,因此,運河漲價自然也會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今年12月,川普指責巴拿馬當局「漫天要價」,簡直是一種「宰客」行為。

美國能收回運河嗎?

1977年由美國總統卡特簽署的協議中規定,巴拿馬必須保持中立,也就是說,巴拿馬當局不得向為美國運送貨物的船隻提供特殊優惠。不過,可以想像的是,在川普政府的壓力之下,巴拿馬當局會普遍下調船隻通行費,下次出現危機時,也不會輕易提價。

另一種可能選項則是,美國派兵進入巴拿馬,恢復對運河的軍事控制。1989年底,美國曾出兵巴拿馬,推翻了軍事獨裁者、中央情報局前特工諾列加( Manuel Noriega)。

美國出兵後扶持起來的巴拿馬新政府取消了該國的軍隊。目前,巴拿馬只擁有一支小規模民兵武裝。

迄今為止,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并沒有排除以軍事手段解決「巴拿馬問題」的選項。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