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成普丁「執行助手」?各國如何回應「美俄通話」?
2025年3月19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川普與普丁通話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周二(3月18日)晚間與多位歐洲領導人進行了交談。
英國政府聲明稱,英國首相斯塔默在電話中重申了英國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而澤倫斯基則向其通報了前線戰況。
在周二的一次線上簡報會上,澤倫斯基告訴記者,他還與法國總統馬克宏以及德國總理肖爾茨進行了交談,這兩位領導人都是烏克蘭在歐洲的重要盟友。
「我們保持密切溝通。我相信我們的夥伴不會背叛我們,援助將會繼續,」澤倫斯基表示。
中方表態
在俄羅斯總統普丁與美國總統川普就烏克蘭戰爭進行通話後,中國於周三表示歡迎所有致力於烏克蘭停火的舉措。
「中方從一開始就主張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危機,樂見一切通往停火的努力,認為這是實現和平的必要一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
德國防長:川普与普丁的協議是「一場空」
美國總統川普称與普丁的通話「非常好且富有成效」,但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對此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評價。
川普希望促成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烏克蘭實施為期30天的初步停火,但兩人的通話似乎並未對戰局產生重大影響。
俄羅斯在周三凌晨繼續對烏克蘭發動襲擊,澤倫斯基指出,俄軍在當晚出動40多架無人機攻擊基輔大區及烏克蘭多地。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在德國電視二台(ZDF)《早間新聞》(Morgenmagazin)節目中將川普与普丁的通話結果描述為「毫無結果」。他指出,根據兩位國家元首(川普和普丁)據稱達成的協議,俄羅斯將停止攻擊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然而,俄羅斯同意減少攻擊的目標「恰恰是烏克蘭防護最嚴密的基礎設施」。
此外,皮斯托留斯表示,俄羅斯再次對烏克蘭民用基礎設施發動攻擊也表明,所謂的「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的通話」並未導致襲擊減少。
「普丁在玩弄手段」
「普丁正在玩弄手段,我相信美國總統不會坐視不理太久,」皮斯托留斯補充道。在他看來,普丁提出的停火條件主要是為了削弱烏克蘭,使其有機會進一步擴充軍備,並在烏克蘭邊境或被佔領土集結更多部隊。
皮斯托留斯表示,總有一天川普“將不得不做出回應,這不僅關乎美國的實力,也關乎其國際聲譽"。
皮斯托留斯還承認,歐洲在川普与普丁的對話中被排除在外。他批評道:「這是一個錯誤,因為如果真的要實現和平,那麼最終和平也必須在歐洲的土地上得到保障。"
西班牙《世界報》:「川普形象受損」
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在周三的社論中分析了川普与普丁的通話,認為:
「普丁的強硬態度讓川普的形象受到影響,後者在急於結束烏克蘭戰爭以專注於與中國的經濟競爭,以及展現自己是不向任何人低頭的強硬領袖的需求間搖擺不定。然而,從昨天的通話來看,克里姆林宮正在加倍打擊西方,它利用了華盛頓對其帝國主義戰爭敘事的支持以及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受到的公開羞辱。」
「此外,這一缺乏實質內容的停火協議恰逢克里姆林宮的另一場勝利:美國決定終止與『自由歐洲電台』(Radio Free Europe)的合作,自由歐洲電台是美國歷史悠久的廣播電台,長期以來被俄羅斯視為『宣傳機器』和『敵人』。」
德國《每日新聞》:「美國已接受俄羅斯的戰爭敘事」
德國《每日新聞》(tagesschau)採訪了安全專家拉斐爾•洛斯(Rafael Loss),洛斯指出,美國對川普与普丁通話的描述表明,川普领導下的美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采納了俄羅斯對發動戰爭的解釋。美國將戰爭描繪成俄羅斯和烏克蘭或多或少是無意中捲入戰爭的。這種態度對未來的美俄雙邊會談而言並非好兆頭。烏克蘭和歐洲都被排除在外,烏克蘭更是似乎被視為美俄關係正常化的障礙,"洛斯表示。
歐洲成為「勢力範圍劃分對象」
洛斯還指出:「普丁正在利用雙邊對話,把美國政府變成對抗烏克蘭和歐洲的槓桿。俄方的聲明暗示了更廣泛的議程,這將直接影響歐洲的安全秩序、德國的安全和經濟利益。俄羅斯試圖通過這一方式,與美國商討歐洲的勢力範圍劃分。」
「普丁明確拒絕無條件停火協議」
洛斯進一步分析道,「俄羅斯明確拒絕了美烏提出的30天無條件停火提議。俄方繼續要求西方完全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分享,這樣一來烏克蘭將無法抵禦俄羅斯的下一輪攻勢。戰俘交換是值得歡迎的,但這類交換並非首次發生,因此我不會對此進行過多的解讀。」
「川普成了普丁的執行助手」
"普丁在拖延時間。儘管俄軍在戰場上損失慘重,但總體形勢對其仍然有利。因此,除非能通過其他方式削弱烏克蘭,否則停火對俄羅斯毫無意義,這也是普丁堅持要求西方停止軍事援助的原因。」
「俄羅斯提到的戰爭背後的『更深層次的根源』意味著普丁依然致力於實現他的目標,即決定烏克蘭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如若無法通過軍事手段實現,那麼就將通過與美國的談判來實現。」洛斯表示,「川普正在成為普丁的『執行助手』。這不僅體現在外交層面,也包括其提議的美俄冰球比賽,這一舉動將有助於俄羅斯擺脫國際體育領域的被孤立狀態。」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