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巴斯夫「中國旅程」與春晚「女性話題」

石濤2015年2月28日

中國央視2015年春晚的話題不斷,而德語媒體尤其注意到有關女性權益的話題。此外,德國知名化工集團巴斯夫成立150周年,該集團與中國的歷史淵源頗為令人回味。

Industrieanlage BASF Ludwigshafen/Rhein
德國路德維希港的巴斯夫總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Fotoagentur Kunz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化工集團巴斯夫(BASF)在中國頗具知名度,但有多少人知道,該公司與中國的緣分竟然從1885年便開始,而當時巴斯夫公司創立才僅僅20年而已。今年巴斯夫迎來成立150周年紀念,多年來擔任該集團公關負責人的格拉比奇(Michael Grabicki)出版一本專著,回歸巴斯夫在中國的"漫長旅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周六(2月28日)刊登長文"一次影響深遠的中國遠游"(Ein folgenreicher Ausflug nach China)向讀者介紹了這段歷史故事。

"1885年,巴登地區的苯胺蘇打工廠的監事會將副廠長斯普洛瑟爾(Theodor Sproesser)從路德維希港派往中國。當時他被授予全權,公司還給他買了人壽保險。目標是,聯絡業務,以求'在那些對我們的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國家進一步打開銷路'。當時中國還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品市場,而是一個充滿神秘感的封閉帝國,內部遭受起義運動的衝擊,在鴉片戰爭中受到英國摧殘,香港島被搶走。這是一個農民治國,其精英階層對於野蠻的歐洲人滿腹狐疑。但是,當時中國就有4億人口,其中大部分人都身穿藍色長衫。"

巴斯夫目前在大中華地區有7700名員工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bs/BASF SE

當時,中國人當時還依靠天然染料為布料上色,巴斯夫的負責人由此看到了商機,在中國開始推廣化學染料的生意。在缺少工業基礎設施的中國,巴斯夫起步異常艱難。染料銷售主要通過小額零售的方式進行。在包裝紙上通過圖畫的方式來解釋基本用法,讓不識字的人也能看懂。而中國的龐大國土更是讓歐洲人在商務旅行時吃盡苦頭。

此後,歷經一戰、二戰直至國共內戰,巴斯夫在中國的命運隨著歷史起伏不定。直至上世紀90年代,巴斯夫在時任董事長斯特魯伯(Jürgen Strube)的主導下,中國業務重新走上正軌。1994年,巴斯夫與中國石化決定在南京合資建立大型化工基地。

"在第一名特使從路德維希港啟程前往中國130年後,巴斯夫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達到55億歐元,擁有25個分支機構,員工達7700人,而南京則是其中的佼佼者。不過,最近中國的前景有些暗淡,經濟發展引擎不再如預想中那樣高速運轉。這一漫長旅程似乎非常可能遭遇困難,不過,還遠沒有走到盡頭。"

春晚抹黑女性遭批評

眾所周知,中國媒體受到官方嚴格控制,而號稱擁有7億觀眾的央視春晚更是審查的重點對象:插科打諢也必須符合黨的路線。也許正因如此,本次春晚中的一台小品節目選擇了身材和面容一般的女性形象作為搞笑對象。審查官們雖然對此並不介意,但是卻中國一些女性卻著實被惹惱了。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線上版(www.faz.net)本周發表文章,對此事進行了報導。

央視春晚備受爭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審查官們對於央視新年晚會可謂緊張至極。這場在中國陰歷新年夜上演的音樂歌舞和小品盛宴歷時四小時,觀眾人數達到7億,絕對不容有失。不能出現政治差錯或影射黨領導人的事情,諷刺和批評都必須符合黨的路線。雖然滑稽小品中的許多笑料都是針對女性的,共產黨正統的捍衛者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不過,現在觀眾首次向國家電視台央視投訴,抗議春晚中對女性'抹黑和缺乏尊重'的內容。千人聯署要求央視以及由一名女性所領導的製作團隊進行道歉。"

聯署者指出,春晚節目中有44處取笑單身婦女或女性領導。比如未婚婦女被稱為"剩女",歲數大的女性被描述成"二手貨",而體形較胖的則成了"女漢子"等等。這一事件在中國公眾輿論中引發激烈討論,有調查顯示大部分觀眾並不在意聯署者所提出的問題,而也有包括《中國日報》等官媒在內的支持聲音。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