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世界數學「麥加」
2007年12月15日今年9月,法國數學科研基金會在巴黎成立。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數學研究基金會匯集了6個尖端研究機構和1000名科學家,其中有4名費爾茲獎章得主,14名法國科學院院士和120名國家和國際科研獎得主。耗資1550萬歐元的這一科研機構的目標是促進基礎研究和世界尖端科研機構的合作。
擔任該基金會副會長科梅茨不無自豪地指出,僅基金會的規模就可以說明其水準。位於巴黎市中心的該數學研究基金會共有550名教授和研究人員,充分體現了法國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領域龐大的教授和科研力量。
這一大型數學研究中心位於巴黎市中心的皮埃爾-瑪麗-居裡大街。從每間辦公室門上的 數字編碼就不難看出, 這裡是進行全世界最高水準數字游戲的地方。 新成立的「巴黎數學科研基金會「就座落在根據法國數學家 亨利,普安卡雷命名的數學研究所內。普安卡雷以其所提出的,被稱為」普安卡雷猜想」的數學難題聞名於世。
弗朗西斯,科梅茨表示,新成立的數學科研基金會將把保證科研品質放在首位。他以自由軟體系統內的相互依賴現象為例說明基金會的特點:比如,當下載一個軟體時,這個軟體是可以在一系列圖書館內使用的,而這些圖書館在不斷的更新其內容,這就導致出現一系列基本的,同時也是非常嚴重的依賴性問題。為這些問題設置一個模式就是基金會數學家們的任務。
金融界和保險行業的投機者就對數學研究人員心存感激。因為許多減少損失的手段和風險分析都直接或者間接來自數學研究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他們設置的數學模式無形地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無論是銀行自動取款機還是使用信用卡,都與他們設置的數學模式有關聯。此外,法國人對數學極其重視。孩子很小時就會接受數學方面的訓練。法國人認為數學成績好,是成功走向社會的敲門磚,即便不進入社會科學界,也可以成為良好職業生涯的跳板。
科梅茨指出,如果生活在一個象法國這樣擁有9名費爾茲數學獎章得主的國家,當然人們會受到這種氣氛的熏陶和感染。因為費爾茲數學獎畢竟猶如數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在這樣的一個國家,有天分的孩子很可能首先為數學所吸引。法國的數學學校尤其受到青睞就說明了這一點。
還有人認為法國的數學傳統與法國大革命後實行的高等教育體制和科學體制改革有著密切關係。至少法國大革命後,法國學校系統地實行了科學教育。德國的代數專家哈魯普措克在德國弗萊堡大學寫完博士論文之後,來到巴黎的數學科研基金會,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這裡一位著名教授的指導下工作。在他看來,位於巴黎的這個數學研究機構相當於數學界的麥加。他告訴說:
「和這位教授一起工作好極了。巴黎也會給人一種特殊的感受。在這裡有一種處於世界數學中心的感覺。這裡進行的數學研究范疇極廣,可以同來自各個領域,包括各個大學的人進行合作。這裡確實是數學家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