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韓國人曾捐金助國渡難關

Andreas Becker2015年4月2日

將私人金首飾熔煉成黃金來幫助國家還債,曾經發生在韓國的此舉能否成為希臘人效仿的榜樣呢?

Schmuck Gold Ring Ringe Diamanten
圖片來源: Fotolia/Stefan Gräf

(德國之聲中文網)為幫助國家償還債款而交出家中的珍貴首飾,這對於許多人來說是無法想像的事情。然而,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導致韓國瀕臨破產之際,很多韓國人曾經有過這樣的壯舉。

當時,貨幣貶值、投機泡沫破滅,沉重的債務導致企業和銀行破產,數百萬人失去了工作。

當年的女大學生,如今在德國波昂大學擔任韓語學客座教授的宋淑京(Kyoung-Suk Sung)回憶當時情形:"11月份,政府通過媒體傳出消息,說我們遇到了巨大的財政困難,急需貸款。"

不久之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其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援助貸款開放了綠燈,提供貸款580億美元。但是貸款有著苛刻的先決條件:必須提高利息、採取節約措施以及進行結構改革。韓國的失業率因此增加了3倍。

韓國人曾拿出私人金銀首飾幫助國家渡難關圖片來源: Fotolia/Irina Fischer

號召捐獻首飾

然而,危機面前韓國人不能坐以待斃。從1998年1月起,政府請求公民貢獻出私人首飾,用來盡快償還貸款。數以百萬計的民眾響應國家號召,紛紛將祖傳首飾、婚戒或者按照韓國傳統習俗在小孩一周歲時贈送的金飾物交到指定地點。運動員也獻出了金質獎章和獎品。

宋淑京說:"這些物品都帶有美好的回憶,非常珍貴。我的父母也貢獻出了我一周歲時獲贈的金首飾。"宋淑京說,她一位女性朋友的家人交出了所有金首飾。

這一活動的結果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據韓國媒體報導,短短數月內,國家收集了總共227噸黃金,價值超過30億美元。民眾的這一志願活動,使韓國在三年之後就提前償還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貸款。

令雅典借鑑的教訓

對於債台高築的希臘來說,韓國的例子是否可以成為其效仿的楷模呢?亞洲經濟危機期間擔任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的經濟學家朗哈默(Rolf Langhammer)認為可能性不大。而且與韓國不同的是,希臘沒有外匯儲備問題。

朗哈默說:"但是這種基本想法是正確的。我們必須從私人領域為國家籌集資金,使國家能夠履行其義務。"

他認為,為此可以選擇各種渠道。最好的形式就是正常納稅。另一個途徑是希臘政府以發行債券的形式向百姓借貸。

日本的情況恰恰如此,只有這樣該國才能經受得起其巨大的債務負擔。當然前提是百姓對國家表示信賴。朗哈默說:"希臘百姓對國家是否如此信任,我表示懷疑。"如果希臘人信任政府的話,他們會向國家交納稅款,而不是將錢轉移國外。

朗哈默認為,希臘的改革是一項民族任務。但恰恰在這一方面,希臘問題嚴重。"很多人依賴國家生存,卻不願向國家交納相應的資金。這是希臘的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

儘管國家債台高築,希臘人舉行示威反對節儉措施圖片來源: Reuters/Y. Behrakis

集體精神和民族主義

韓國人宋淑京並不排除希臘人為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付出努力的可能性。她說:"如果所有希臘人願意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困難,他們肯定能夠成功。"

宋淑京認為,她的同胞之所以能夠在緊急關頭甚至拿出自己的金首飾,要歸功於韓國人的偉大的集體精神。她說:"我們一直需要自己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她認為這與韓國的歷史有關。由於國家小,又與中國和日本這樣的強國為鄰,使韓國產生了一種比較特別的、近乎於民族主義的"強悍和力量"。

亞洲經濟危機期間的收集黃金行動在韓國並非首例。90年前,當韓國還處於日本統治時期,韓國人就曾為償還殖民政權的債款貢獻私人金首飾。德國也曾在民間廣泛收集黃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曾要求公民交出首飾資助軍火生產。一度流行的"我用黃金換鋼鐵"的口號歷史更悠久,源於1813年的普法戰爭期間。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