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年度電影之回顧及展望

2005年12月30日

家庭影院步入千家萬戶,越來越多的影迷朋友寧可蜷縮在自家沙發裡,選播一張心愛的DVD,就著冰鎮啤酒打發寂寞時光。不過回顧2005年的銀屏盛況,還是有很多優秀作品足以吸引我們重拾爆米花+寬銀幕的樂趣。

《金剛》一幕圖片來源: dpa

任何一部成功影片當然都有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之分。《星際大戰III》、《金剛》等好萊塢大片雖然有內容空泛之嫌,但其高投入、精製作的多維畫面,以及懸念迭出的離奇劇情依然能在兩三個小時內將觀眾釘牢在影廳座席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大師之作《百萬美元寶貝》令人過目難忘,成為年度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一秒鐘的24幅畫面

邁克‧哈內克圖片來源: AP

觀眾群體較小的歐洲影院大力推介來自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甚至更小國家的作品。比利時導演達內兄弟以一部《孩子》二度摘取戛納金棕櫚;《隱藏攝影機》奪得歐洲電影節五大獎項,再次證明奧地利導演邁克‧哈內克(Michael Haneke)的非凡實力。藝術、電影和現實三者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聯繫?哈內克表達了自己的思索:「戈達爾有一句名言:電影是一秒鐘之內的24幅現實畫面。而我想說的是:電影是力圖反映現實的一秒鐘之內的24幅虛假畫面。」

中國式驚豔

飛不起來的夢想圖片來源: 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

《孔雀》、《青紅》等中國影片今年在各大歐洲影節上頗有斬獲。一部朴實無華的導演處女作為顧長衛贏得銀熊獎,銀幕上原本灰頭土臉的孔雀燦然開屏於頒獎典禮——女主角張靜初一襲流光溢彩的孔雀服令歐洲人倍感驚豔,聯想起當年扮演秋菊的鞏俐。底層民眾的苦難一直是成就中國電影的工具,這也許也是電影藝術虛偽的一面。所謂「痛苦是藝術源泉」的說法其實並不確切,那種痛苦充其量也是別人的痛苦——走上前台的都是被選上的。

《十面埋伏》劇照圖片來源: Constantin Film

今年年初在德國影院上映的張藝謀第二部功夫影片《十面埋伏》綻放了一場視覺的煙花,歐洲觀眾表現得遠比中國人自己寬容。德新社發表評論說:「這部圍繞唐朝時的愛情、嫉妒和背叛的電影以其絢麗的圖像和令人屏息的打鬥場面異常富有蠱惑力量。……儘管中國味道十足,《十面埋伏》卻驚訝地給人以西方化的印象。在能力超凡的中國古代神奇鬥士身上,可以感覺到美國電影中超級英雄的身影。這大概也是這個片種得以成功的解釋之一吧。」

電影的結構性問題

一些觀察家認為,國際電影業正在走向衰退。或者換句話說,電影作為一種娛樂形式和藝術媒介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美國、歐洲電影市場的大幅萎縮只是一種表象,其內在原因是多重的。數字化音像產品威脅到傳統電影業的生存,尤其在青少年群體當中,網際網路比電影院更富魅力。

伴隨著DVD產品的問世,人們欣賞影視作品的方式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一度門庭若市的影院越來越顯冷清。收入不高的工薪階層傾向於選擇購買或者刻錄影碟,尤其是在盜版猖獗的中國。

好萊塢不再是引擎

當然,國際電影商自身也要為經濟蕭條承擔一部分責任。「好萊塢發動機」再也不能帶動起世界影院的軸輪,一大批媚俗、無聊、輕浮、不知所雲的低劣之作充斥影壇,致使全球影院給養不足。

德國電影協會主席托馬斯‧奈格勒不久前在年度電影總結大會上表示:「世界電影業經歷了一個螺旋式的發展過程,蕭條及繁榮是交替進行的。現有題材不見得總是符合當前觀眾的口味。」如何走出當前低谷?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亞思明綜述)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