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70309 NATO Geschichte

2009年4月3日

第一任北約秘書長伊斯梅對成立北大西洋聯盟的目的進行了如下描述,在歐洲留住美國,將俄羅斯阻擋在歐洲之外,將德國置於控制之下。

柏林博物館老照片:1949年,美歐在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圖片來源: AP

1949年4月4日,12位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外交部長在華盛頓隆重簽署了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的文件: 雖然人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仍然留有記憶,但是北約的頭號敵人已經不是非軍事國德國,而是蘇聯。

英國外交大臣在一次廣播講話中說,對於西歐來說,除了與美國結盟之外,沒有其他選擇: "熱愛和平和自由的國家應該怎麼辦呢?是坐等著被一個個的擊破,還是建立一個集體安全體系,各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抵制這一威脅?我們選擇了第二條道路。 "

北大西洋公約的核心是其第5條- 援助保障,以確保各成員國在遭到攻擊時相互援助。但是條約沒有對防衛援助行動作出具體規定,而是讓各成員國自己協商。

北約從一開始就認為自己是一個價值共同體。儘管如此,還是有非民主國家被接收入盟。這不僅是出於戰略原因。德國愛爾蘭根大學的政治和軍事專家約瑟夫‧邁爾說 :"價值觀在北約內部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加入北約,可以加快如西班牙或希臘等國家的民主化進程 "

尤其是德國的情況非常特別。戰爭摧毀了德國,使其成為一個非軍事化國家。但是從長久的戰略考慮,德國對北約又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 1955年5月9日,當時的德國總理康拉德‧艾德諾在巴黎簽署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加入北約的文件。

後來成為北約駐歐洲部隊指揮官的德國將軍史佩德回憶了當年的情形: "位於巴黎附近的北約總部首次響起了德國國歌,首次升起了德國的國旗。回想到此前的一段沉重歷史,這真是一個奇跡 "

北大西洋公約聯盟擴大後,蘇聯便和它的盟友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直到柏林牆倒塌前,這兩個武裝到牙齒的聯盟相互對峙。北約以擁有和可能使用核武器對莫斯科進行威懾。但到了60年代,比利時外交大臣哈爾邁勒的一份報告,促使北約開始重視緩和雙方間的緊張關係。政治學家邁爾稱這是北約的一個劃時代的轉折。 他說:" 北約不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軍事手段,而且還越來越多地作為一種政治工具,安全不再以軍隊的規模來衡量,而是通過緩和措施和軍備控制來促進安全,避免東,西方衝突的加劇。 "

但到了70年代末,緩和政策的效力已不足以阻止擴軍的步伐。德國總理施密特對後果嚴重的發展趨勢發出警告: "每個星期都增加一枚新的帶有3個核彈頭的SS - 20型導彈,每年增加50枚。美國和北大西洋聯盟決心盡可能阻止日益嚴重的不平衡。 "

北約計劃部署潘興II型導彈來回應這一軍事不平衡。這一決定引發了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和平運動。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反對在德國不斷增加核武器。 "

儘管德國前總理布蘭特提出抗議,但是在施密特的接班人柯爾總理執政期間,軍備擴張仍在繼續。直到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他的改革政策才最終導致了東西方衝突的結束,促成了SS - 20和潘興II型導彈被銷毀,以及柏林牆的倒塌。此後北大西洋聯盟不得不對自己進行新的定位。



作者:Andreas Noll/王雪丁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