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從裡約到米蘭-世界氣候大會小史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2月2日

第九屆世界氣候大會正在義大利米蘭舉行。世界氣候大會的歷史是就一部雷聲大雨點小的歷史,會議談判的目標越具體,達成的協議就越缺乏約束力。

米蘭世界氣候大會會標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即裡約地球峰會)上,地球上154個國家的代表首次聚在一起,尋找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的答案,其中主要是緊迫的環境問題,南半球國家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和貧困問題。會上,154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大會充滿了樂觀的氣氛,會議發出的一個里程碑式訊號就是發達工業國明確承認,世界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無節制的工業化造成的。這些發達工業國家大張旗鼓地作出承諾,要首先解決一個最大的環境問題-溫室效應問題。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的升高帶來了全球性氣溫變暖高,而氣溫升高導致了海平面上升、地球沙漠化、冰川溶化、易產生風暴和洪水泛濫等嚴重後果。這次裡約峰會上,地球上的多數國家首次認真聽從了科學家的警告,認識到溫室氣體主要來自工業、交通和私人消費。

1995年,第一屆世界氣候大會在柏林召開。當時的德國總理柯爾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環保主義者看到了希望:德國承諾到2005年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25%。德國政府的這一主動承諾將了其它工業國一軍。1997年,有160個國家代表參加的第三次世界氣候大會在日本召開,會議締結通過了關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

該議定書規定,40個最發達工業國家必須要到2010年時將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1990年的排放量為基數)減少5.2%。協議明確表示發展中國家和「門檻國家」不受這一約束,以保護這些國家的本來就已經很脆弱的經濟。

但是,人們注意到:協議規定的目標越具體,留下的退路與迴旋餘地就越多。協議規定,這些國家不必一定要僅僅在自己的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通過使用污染小的發電廠和更好的房屋絕緣技術,而是可以通過扶持貧困國的生態項目來抵當本國的排放指標,例如熱帶森林再植工程等。圍繞什麼項目可以計算進排放指標的問題,各國展開了激烈的討價還價。

2000年在海牙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上,美國拒絕接受京都協定的條件,並隨後退出談判,澳洲也紧步其後退出了談判。美國的行為使得京都協定面臨流產的危險,因為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世界總量的25%。2001年在摩洛哥馬拉卡什舉行的世界氣候大會上,與會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結束了關於實現京都協定目標的談判。談判沒有美國人的參加,同時也保留了很多例外規定和逃脫義務的「後門」。專家認為,摻了水的京都協定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也只會使排放量不再上升。

此後,俄羅斯的立場也開始動搖,莫斯科遲遲不願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俄羅斯的立場至關重要,因為協定規定,只有佔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55%的國家簽字,議定書才有效。目前,已經有119個國家在議定書上簽了字(其中包括德國),但是這些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和只佔世界總量的44%。俄羅斯知道自己的簽字的份量,因此普丁總統少不了借此機會討價還價。

目前正在米蘭舉行的第9屆世界氣候大會仍然走不出京都議定書的僵局。歐盟國家仍然扮演著大氣保護領頭羊的角色,而俄羅斯的舉措將至關重要。世界氣候大會舉辦了9屆之後,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在上升。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