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中匯報----來自中國的聲音

2011年8月20日

6月25日,由出版人劉國勝,主編王蓓蓓創立的《德中匯報》第一期在德國正式面世。

德中兩國關係不斷發展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主編王蓓蓓向記者表示,《德中匯報》希望能夠秉承著客觀,全面,深度的原則,以"事實,數據,背景"為新聞主要內容,希冀能夠架起中德交流橋樑,使德語讀者更好地瞭解中國及中國文化。

"事實,數據,背景"

在德國,有許多面向旅德華人的中文報紙,向華人傳遞德國訊息,介紹德國文化。如今《德中匯報》希望通過同樣的方式,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平台,讓德語讀者能夠有機會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就如同《德中匯報》第一期頭版,關注每年六月舉行的高考,向讀者介紹著高考在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力。

" 我們就想通過一個全面的視角,客觀的角度解讀中國,解讀中國政策。向德語讀者 全面的,客觀的, 用事實,用數據,用背景資料解釋中國,解讀中國。"

報紙將採取紙質與電子雙重發行渠道。紙質版的發行範圍集中在德國境內。《德中匯報》第一期,第二期已分別在今年六月和七月發行。由於處在創刊初期,報紙主要以贈送為主,尚未在報刊亭進行銷售。不過已有許多讀者向編輯部咨詢,是否能訂閱到此份報紙。王蓓蓓還告訴記者,目前《德中匯報》正在德中兩國建立自己具有針對性的銷售網路,主要著眼於對中國感興趣的德語讀者(包括和中國以及華人有關的個人和企業)、海外華人以及華人華資企業和機構。

"在德國的中資企業、和中國及中國企業有業務往來的德資機構,德國企業、和中國有文化交流的文化機構,包括孔子學院,中德友好協會,中德經濟協會,以及一些咨詢公司。"

爭取多樣性,保持中立性

考慮到讀者的多樣性, 編輯部也希望其內容能夠方方面面滿足各階層讀者的需求,力求做成一份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報紙。報紙版面有包括社會,文化,教育,經濟,旅遊等等諸多板塊。編輯部現在也在招兵買馬,希望不斷加強報紙各版面的深度和專業性。

"我們這份報紙主要是一份綜合性報紙。針對不同的讀者,我們考慮到方方面面努力去滿足各個階層讀者的閱讀需求。當然是對中國感興趣的讀者的需求。"

至於資金來源,王蓓蓓表示,所有資金皆是個人投資行為,不涉及任何政府資助。據瞭解,《德中回報》第一,二期發行量各為一萬份。報紙營運主要也還是依靠廣告收入。

"我們本身也不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也不希望,不要求得到他們資金上的支持。因為一旦得到政府機構資金上的支持的話,我們就不是一份中立的報紙。這個我們不想。"

不懼來自新媒體的衝擊

面對網路等新媒體的競爭,《德中匯報》在紙質版發售的同時,電子版也是同步更新的。對於主編王蓓蓓來說,相對於報導更深入的電子版,紙質媒體以後將主要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而如今,兩種媒體的同時使用,是照顧到《德中媒體》不同年齡段讀者的需求。

"紙質媒體只是一個剛開始的平台,雖然在新媒體的衝擊之下稍微有些遜色 ,但紙質媒體總會在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的。紙質媒體不可能消失。而網路版的報導將會更加深入,更加詳細。紙質媒體將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主要的讀者是30至40歲以及40歲以上的中青年包括老年人。他們的習慣是會看報紙的。"

王蓓蓓還表示,希望以後也能在紙質媒體,網路媒體之外開闢電視媒體,提供德語讀者更多平台去瞭解中國。

作者:林實

責編:敏芬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