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中關係的兩副面孔」

2012年2月4日

德媒認為,梅克爾訪華見識了北京的兩份面孔,一方面北京給予她很高規格的禮遇,另一方面對她在中國的活動明顯設限,導致兩次活動未能實現。原因在於,當局作秀的誠意無法掩蓋對於維權活動的緊張不安。或許未來會證明,會見汪洋這位「未來的政治重量級」是梅克爾此行的收獲。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北京會見了中國總理溫家寶圖片來源: Reuters

"一個侮辱"

《南德意志報》(2月3日)稱劉曉波和高智晟的辯護律師莫少平是"勇敢的人","是許多中國異議人士的最後希望",國安不讓他出席德國大使的招待會,"梅克爾不得與她想談話的人交談,這是一個侮辱。"

該報認為,"這是一次面對兩副面孔的訪問。一方面代表團之間的會談充滿從未有過的信任,兩位總理多年來學會了彼此敬重,溫家寶甚至陪同梅克爾星期五前往3小時飛機路程的廣州。

"在德國,中國文化年剛剛開幕,在漢諾威博覽會上,中國是夥伴國家。此外,柏林和北京慶祝建交40周年。1972年的全年貿易額只有現在一天的那麼多,德國和中國作為歐洲和亞洲的最強大國家成了夥伴。這是梅克爾總理之行的一個方面。"

該報接著寫道:"另一個面孔在星期五清晰可見,中國在2012年仍然不是法治國家。德國經濟界在與溫家寶總理會談時抱怨進入市場難、官僚障礙多以及非法拷貝德國技術。維權人士發聲抗議迫害,比如莫少平的遭遇。"

文章說,梅克爾"幾乎是無可指責的",她在與溫家寶和胡錦濤的會談中"非常明確地提到這些問題" 。

該報指出:"中國為監視本國公民所花的錢幾乎與軍費開支一樣多。在特殊情況下,安全部門的行為卻沒有規則可循。梅克爾不僅邀請了莫少平出現招待會,而且也邀請了一位具批評性的藝術家和一位總編,這兩位被允許出席。"

"做給人看的誠懇"

奧地利《小報》2月3日評論說,"中國領導人很重視德國總理,將她作為'中國的老朋友'來歡迎,宣稱她是中國在歐洲的最重要夥伴。然而,誰來決定這個游戲規則,當然是北京自己。梅克爾在中國受到了限制。

"德方計劃的兩個活動--與維權律師莫少平在北京會面以及在廣州造訪批評性報紙《南方周末》--都未能實現,梅克爾沒有對這個擾亂正式作出反應,以免直接與東道主對抗,可是,這位將史塔西視作瘟疫的東德出身的政治家是不會開心的。"

《世界報》(2月3日)認為,"接待梅克爾的誠懇是做給人看的,掩蓋不了中國當局在棘手的公民權問題上的緊張不安,他們甚至甘願粗暴的對待自己的國賓,在訪問期間兩次干預,儘管梅克爾既沒有計劃與異議人士會面,也沒有公開提到目前在中國藏族地區惡化的警察暴力。"

報導說,"……儘管沒有理由限制莫少平的行動自由,當局顯示出其無限權力可以為所欲為,可以將任何公民宣佈為未成年人。"

"未來的政治重量級"

該報稱中國政局"處於將在10月份召開的中共18大陰影下",將會進入最高層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是"在國外尚未出名的未來的政治重量級"。

該報寫道:"日後或許會被證明,會見汪洋是梅克爾此次訪華最令人興奮的活動。汪在最近惹人注目,因為巧妙地緩解了持續數月的農民抗議。……當烏坎的抗議事件12月份激化時,汪沒有派人鎮壓而是對抗議表示理解。

"此前他已經同樣解決了一系列類似衝突。他是早在2009年就擺脫了不惜一切代價增長這個思想框框的第一位省委書記。"

編譯:林泉

責編:邱璧輝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