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IT綠卡兩年回顧

2002年8月2日

在2000年漢諾威計算機博覽會(Cebit)上,德國總理施羅德首次為德國綠卡軟體人才引進計劃亮出了訊號。綠卡計劃實行兩年之後,到底有多少外國IT人才進入了德國軟體公司?

來自蒙古烏蘭巴托的計算機專家辛巴特展示德國IT綠卡圖片來源: AP

雖然德國的綠卡是以美國為榜樣,但是德國的綠卡是專門發放給特定的IT人才,並且是限定時間的,因此一開始就有很多人懷疑這一綠卡到底對外國的IT精英們有多大吸引力。當時,不少德國人也擔心外國專業人才搶走德國人的飯碗,形成技術移民德國的潮流。

施羅德政府為綠卡鼓噪時,正是IT行業淘金熱的高峰,新技術股在股市上製造出一個又一個暴富的神話,大大小小的IT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無數年輕人做起了靠風險投資發家的美夢。德國政府和經濟界認為德國IT行業人才嚴重匱乏,如果不從國外引進人才,德國經濟和技術必將落後於美國等國家,從而失去競爭能力。

不過,在綠卡計劃實施不久,新技術股市催生的泡沫經濟瞬間破裂,IT行業一落千丈,破產和裁員充斥著有關這一行業的新聞。

儘管如此,在綠卡實施兩年之後,已經有12500名外國專業人才拿了綠卡在德國工作。德國政府認為綠卡計劃是非常成功的,經濟界對綠卡計劃的評價也是正面的。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德國之聲記者專門採訪了幾位與綠卡計劃有關的人士。

克雷魯克是來自俄羅斯的軟體開發工程師,兩年前他本來想移民到美國,當時正好斯圖加特一家通訊公司為他提供了一個高級職位,他就舉家來到了德國。他對記者說:

「我不認為我在德國掙的多,美國的薪水肯定比這裡高,但這裡對孩子的發展有利。我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朋友都說,那裡的學校條件比德國差多了。」

這家斯圖加特的通訊公司共提交了18個綠卡職位申請,由此招聘的人才來自印度、中國或者巴西。

亞琛的愛克斯孔軟體公司的經理斯蒂普勒告訴德國之聲記者說,多虧了綠卡計劃該公司才得以生存。他的公司的第一個大項目是因為得到了一位印尼的計算機專家才得以實現。他說:「因為通過綠卡計劃雇傭了這位印尼專家,公司才得以一炮打響,並開拓了新的業務和市場,我們公司現在雇傭了8個人。」

施羅德的綠卡計劃本來要為德國網羅2萬國外IT精英,但是實際引進的人數只有12500。IT行業的黃金時代暫時過去了,德國的IT行業協會Bitkom估計今年IT業將裁員28000人。但是,這一裁員風潮將不會危及那些頂尖的IT人才,至少該協會的普菲斯特先生是這樣認為的。現在,每周平均仍然發放60到70個綠卡。普菲斯特先生說:「雖然行業不景氣,但綠卡仍引起人們的興趣,這說明德國的教育體系目前還不能提供足夠的專業人才。」

一個名為D21的協會是300家德國企業聯合創立的,其目的是促進從工業化社會向訊息社會的轉變。該協會認為,綠卡在將來還是有必要的。該協會說,綠卡計劃引發了一項早就應該進行的關於德國IT教育體制改革的討論。鑑於德國的計算機專業學生只有一半能畢業拿到學位,D21和Bitkom協會呼籲計算機專業應該減少理論課內容,使課程內容更面向實際。Bitkom的普菲斯特說:「這需要經濟界和高校更加密切地合作,這樣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將更容易在經濟界中立足,從而避免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所面臨的震蕩。」

預計德國將來仍然需要從國外招募高素質人才。目前德國IT業有18000個專業職位空缺,而高校卻只能輸送7000個合適的畢業生,因此普菲斯特對把綠卡限制在5年這一做法持批評態度:

「對於一個勝任重要崗位或者已經有過這樣工作經驗的高級專業人才來說,如果讓他5年後必須離開德國,他是不會願意拿這個綠卡的。為了僅僅5年的時間,人們一般不會願意讓家庭離開他們熟悉的社會和文化環境的。五年的時間限制必須要取消。」

到2003年1月1日,德國新的來民法將要生效,那時對專業人才的時間限制就要被取消了,但這一前提是反對黨無法在聯邦憲法法院勝訴,從而推翻這一新的來民法。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