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之聲晚間新聞(2008年1月31日)

2008年1月31日

摘要: 聯合國憂慮肯亞局勢;奧爾默特拒絕辭職;美國智庫擔心阿富汗分崩離析;金正日重申北韓會履行棄核承諾;德國就業市場形勢繼續趨緩

紐約

聯合國安理會對肯亞局勢深感憂慮。安理會本月主席、利比亞大使埃塔利日前代表安理會呼籲肯亞领導人採取一切措施,結束暴力衝突。為此,安理會歡迎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目前正在進行的斡旋努力。在安南的調停下,周四,肯亞政府和反對派陣營的代表再度會晤,就如何走出內政危機進行磋商。自引起爭議的下屆總統選舉結束一個月來,肯亞国內發生持續暴力衝突,迄今造成將近1000人喪生,30萬人流離失所。周四,又有一名反對派議員遇刺身亡。

耶路撒冷

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表示,有關2006年黎巴嫩戰爭的調查報告澄清了對他的相關指控,他將繼續任職。而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以上的選民希望奧爾默特下台。以色列媒體周四報導說,奧爾默特稱,報告證明了他的無辜,他將啟動有關擴大聯合政府的談判。由專家撰寫的該調查報告得出結論,2006年之夏的黎巴嫩戰爭中,政府下令進行地面攻勢是唯一的選擇,但整個軍事戰略和行動中出現嚴重錯誤,對此應由政府和武裝部隊領導層集體承擔責任。此次戰爭是二戰以來以軍首次未能以勝者姿態加以結束的軍事行動。

羅馬

義大利政府危機繼續。根據國家總統納波利塔諾授權組織過渡政府的現任參議院議長馬裡尼面臨艱難談判。納波利塔諾昨天不顧反對派陣營的反對,拒絕安排提前大選。他要求建立一個過渡內閣,修改選舉法,為義大利議會內未來實現穩定政治關係創造條件。分析家指出,鑑於以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為首的反對派陣營的強力反對,馬裡尼的組閣努力極有可能失敗。

華盛頓

美國專家稱,如果不盡快在改善阿富汗安全局勢和戰後重建方面採取必要步驟,阿富汗有可能分崩離析。美國大西洋委員會日前向國會提交一份研究報告稱,阿富汗國家結構改革和戰後重建嚴重滯後,與此同時,尤其在人口稀少的邊陲地區,極端伊斯蘭組織塔利班正重新坐大,阿富汗的前途岌岌可危。報告指出,國際社會對阿富汗的援助資金真正到位的不足10%,新近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阿富汗人民對政府和國際社會的信任感正在減少。報告稱,阿富汗作為國家的失敗,將危及整個地區的穩定。

華盛頓

美國國會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昨晚通過一項巨額刺激經濟議案。該減稅計劃總額度達1570億美元,超過眾議院新近通過的方案。根據該計劃,個人減稅額度將增加最多500美元,夫婦兩人增加1000美元,每個孩子300美元。此外,企業稅額負擔也將明顯減少。

亞的斯亞貝巴

第10次非洲聯盟峰會周四在衣索比亞首都亚的斯亚貝巴開幕。會議原定主題是非洲的工業發展,但成員國肯亞目前持續不斷的暴力動亂、索馬利亞以及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危機均將成為此次峰會的主要議題。有關非盟下屆輪值主席人選問題繼續引起爭議。

普裡施蒂納

科索沃總理塔奇日前表示,這一塞爾維亞省份將很快宣佈獨立。塔奇稱,不論本周日下屆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科索沃都將很快正式宣佈脫離塞爾維亞。塔奇表示,塞爾維亞政局的任何發展都不會對走自己路的科索沃產生影響,宣佈的日期僅取決於與歐盟和美國的磋商結果。觀察家認為,如果對歐盟持懷疑態度的尼科裡奇贏得總統選舉,將加快主要人口為阿爾巴尼亞族的科索沃脫離塞爾維亞的進程。

北京

北韓將履行棄核承諾。據新華社周四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日日前在會晤來訪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時表示,平壤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六方會談的所有各國都應履行責任」。北韓棄核進程目前因朝方延期提交完整核計劃清單而陷入僵局。美國國務院北韓事務負責人宋金周四抵達平壤訪問。宋金昨天在首爾表示希望此行有助於推進六方會談。

火奴魯魯

應美國邀請,16個國家以及聯合國和歐盟的代表周三開始在美國夏威夷舉行氣候保護特別會議。會議東道主、夏威夷州州長呼籲加強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更有效利用能源方面的國際合作。參加這一被視為聯合國相關談判之外最重要環境論壇的16國是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該環境論壇首次會議於去年9月在華盛頓舉行。第3輪會議定於今年3月在法國召開。

北京

正在此間進行訪問的德國環境部長嘉布瑞爾敦促中国扩大與德國在環保技術上的合作。周四在北京的一次專業會議上,嘉布瑞爾贊扬了中国在扭轉全球變暖以及更有效利用能源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這位德國環境部長指出,德中兩國在再生能源領域有廣闊合作前景。嘉布瑞爾是去年9月梅克爾總理會晤達賴喇嘛導致兩國關係降溫以來訪華的德國最高級別政府官員。

紐倫堡

德國就業市場形勢繼續趨於緩和。據聯邦勞動總局周四公佈的數據,今年一月,失業人數為365.9萬人,同比減少62.5萬。雖然失業人數因季節性原因比去年12月增加25.3萬,失業率提高0.6%,達到8.7%,但增加數量少於往年。勞動總局局長魏澤稱,這一數據顯示,德國經濟繼續處於增長期,對勞動力的需求繼續保持高水準。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