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之聲晚間新聞(2008年8月4日)

2008年8月4日

摘要:中國新疆發生炸彈襲擊事件;流亡維吾爾族組織批評中國對新疆政策;國際奧委會不擔心北京奧運安全;索爾仁尼琴逝世 布希開始亞洲之行

北京

中國新疆喀什市當地時間今天早晨發生炸彈襲擊事件,造成16名警察喪生,另有16人受傷。據新華社報導,今天上午8時許,喀什市公安邊防支隊集體出早操,行至一賓館前時,遭到2名犯罪嫌疑人駕車襲擊,並引發車上爆炸物,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報導稱,兩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現場找到5個爆炸物殘骸。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新華社同時報導說,在襲擊事件發生前,當地安全部門已獲得維吾爾族分裂主義分子計劃在北京奧運開幕前一周可能進行恐怖襲擊的線索。報導稱,線索顯示,「東伊運」計劃從事恐怖襲擊。西方專家指出,中國當局以「東伊運」總稱所有維吾爾人獨立運動組織。美國也將該組織列為恐怖主義組織名單。不過,西方研究維吾爾問題的專家對該組織是否存在以及曾經有過何種規模表示懷疑。新疆地區約有800萬主要使用突厥語的穆斯林,其中許多人拒絕北京中央政府對當地宗教活動的限制以及漢人在當地的政治主導地位。

慕尼黑

流亡維吾爾族人組織稱,沒有關於涉嫌新疆恐怖襲擊事件策劃人的線索。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維吾爾族人大會的一名發言人周一對德新社表示,該組織與中方一再提及的「東伊運」沒有任何聯繫。這位發言人同時表示,中國的新疆政策要對該地區不斷激化的衝突負責。他指出,許多維吾爾族人不再能忍受中國的政策。這位發言人表示,最讓人擔憂的是,中國的政策導致維吾爾族人進行暴力抵抗。

北京

雖然在中國新疆發生涉嫌恐怖襲擊事件,國際奧委會不但心北京奧運會的安全問題。國際奧委會一名發言人周一在北京表示,國際奧委會確信,中國當局已採取所有措施,保障運動會所有參與者的安全。這位發言人稱,現在不是對新疆涉嫌恐怖襲擊事件進一步表態的時候。

莫斯科

俄羅斯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昨晚在莫斯科逝世,終年89歲。據其子對美聯社透露,索爾仁尼琴是死於心臟病。作為俄羅斯最重要作家之一的索爾仁尼琴是前蘇聯最著名的制度批評者,他的三部曲小說「古拉格群島」揭露了前蘇聯非人道的秘密勞改制度,撕掉了史達林主義的外衣,改變了許多西方知識分子對蘇維埃制度的欣賞態度。索爾仁尼琴被授予197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對索爾仁尼琴逝世表示哀悼。前蘇聯最後一任總統、公開化政策的倡議者戈爾巴喬夫稱索爾仁尼琴有著「無與倫比的一生」。

紐約

有關伊朗核問題,美國要求聯合國強化對該國制裁措施。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一名發言人日前指出,鑑於德黑蘭的態度,除加強制裁外,聯合國安理會別無選擇。這位發言人表示,很明顯,伊朗政府對國際社會關於該國必須中止鈾濃縮活動的要求置若罔聞。上周六,雖然答覆期限到期,伊朗仍未對六國方案正式作答。

德黑蘭

據伊朗國家通訊社報導,伊朗海軍試驗了新式武器。報導援引伊朗革命衛隊司令賈法裡報導稱,該海上武器具有獨創性,射程可達300公里。報導沒有提供關於這一武器的細節,也沒有說明伊海軍在何時何地進行了試驗。西方專家猜測,所試驗的是一種魚雷。

新德里

印度向阿富汗提供巨額貸款。印度總理今天與來訪的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舉行的會談中宣佈,將增加對阿富汗援助4.5億美元。他表示,上月初對印度駐喀布爾大使館的爆炸襲擊意在破壞印阿友好關係。阿富汗和印度兩國均指控巴基斯坦參與了此次事件。有50多人在襲擊事件中喪生,其中包括兩名印度外交官。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此後降至冰點,印巴關係也明顯惡化。在克什米爾臨時分界線,數天來多次發生印巴軍隊之間的交火。

華盛頓

美國總統布希今天起程前往亞洲訪問。此次為期一周亞洲之行的高潮是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此前,布希將分別到訪韓國和泰國。鑑於布希總統任期將於3個月後屆滿,一般認為,布希此行中不會提出重要外交動議。北韓核爭議將是布希與韓國總統李明博會晤時的中心議題。布希上周在白宮會見多名流亡中國異議人士時表示,他在北京會晤中國主席胡錦濤時將提出人權問題。

開普敦

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祖馬被控腐敗案周一開始庭審。南非國家檢察署指控祖馬犯有腐敗、欺詐及洗錢罪。祖馬否認了對他的所有指控,並要求高等法院停止對該案的審理。祖馬稱,他不能期待獲得公正對待。祖馬受到指控,上個世紀90年代在南非政府的軍火交易中收受賄款。對祖馬的首次審判案在兩年前中止,原因是,法院裁定證據不足。一般認為,如果現總統姆貝基明年辭職,作為執政黨非國大的主席,祖馬最有希望成為新總統。

莫斯科

在喬治亞分離省份南奧塞梯新近發生暴力衝突後,俄羅斯對喬治亞政府提出嚴厲批評。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卡拉辛日前與喬治亞外長通電話,對該地區緊張關係加劇深表憂慮。卡拉辛稱,局勢惡化是第比利斯不適當動用武力的結果。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