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50809 China Wanderarbeiter

2009年8月29日

中國現在有大約2億農民離開了自己的村莊,到城市去打工掙錢。 由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有接受過較為良好的教育,因此在城裡無法找到報酬較高的工作。在勞動條件上,醫療保健方面以及養老金和子女上學問題上,他們的地位也都不如城裡工作的其他人。

農民工肩上沉重的負擔圖片來源: AP

15年來農民工庚世京一直在城裡的各個建築工地上打工。有一次他在北京郊區的一個建築工地上找到了一份三個月的工作。他說:"開始那會兒不是按月給開薪水,每個月先給你200-300塊錢的生活費,剩下的等到完活兒了再一起給你。"

庚世京說,好容易等到發薪水時,工頭卻卷著他和其他63位民工們的薪水不見了蹤影。 律師石富貿表示,這種事情經常發生。 在市行政管理部門的建議下,這位律師專門負責為受騙的民工打官司。

庚世京表示:"法律的規定已經加大了老闆違法的成本,也就是說加大了處罰的力度。但是仍然有很多老闆敢於以身試法。在我們辦案過程中,發現許多民工不知道保護自己,更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甚至有一些農民工採取極端暴力的方式,違法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他去偷,去搶,去打。而本來自己是受害者。"

迄今石富貿律師已經代表4000名民工爭取過權益。其中2500個案子被告上了法院。 根據中國現在新的法律, 民工如果得不到合同,同樣可以向他們的老闆索賠。然而在城裡,這些基本上從事不需要很高專業技能工作的民工們,很難避免不遭人敲詐和欺壓。

寒冬中的北京失業民工圖片來源: AP

民工現在已經構成了中國城市人口的一部分。 他們的平均年齡很低。不少民工已經將自己的子女一起帶到了城市生活。 因此城裡出現了一個打工子女群體, 這些孩子們雖然來自農村,但是他們非但不熟悉農村生活,也不同於城裡人的孩子。 社會保險體系學院負責人何平說,需要讓打工者的子女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城市生活。

何平說:"從根本上講,我們要使農民工同企業的勞動關係穩定下來。更加和諧,更加穩定。新的勞動合同法也是為了加大 這方面的力度。政府在扶植就業方面,在職業培訓方面爭取加大力度。要使農民工提高技能。要讓農民工能夠配合產業提升換代,不斷提高他們的技能。這樣農民工才能具備在長期城市紮根的基本條件。從原始的盲目的流動狀態到有序的流動。這也是國際上比較流行的發展型的社會保障思想,發展型的社會福利思想。從人力資本投入的角度來消除落入貧困和落入弱勢的條件。"

春節到了民工返鄉難圖片來源: AP

對於民工來說,要想在城裡長期生活下來,首先需要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但是這個願望往往很難實現。庚世京就住在打工的工地上。他的妻子和一個10歲的女兒至今還留在農村。這位民工說:"農村的教學條件和教學品質是有限的。現在我把孩子轉到縣城裡去上學了。希望他們的學習環境好一些。希望他們今後比我們這一代生活品質好一些。"

庚世京不想將自己的女兒接到自己打工的城裡來居住。 因為即便能夠接來,他也很難為自己的女兒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在北京現在生活著大約40萬民工子女。 前大學講師黃鶴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他說:"公立學校沒有那麼多位置讓他們上。城市的教育是為城市出生的孩子設計的。比如一個學校有多少出生的孩子,就建立一所學校。城裡的學校幾乎沒有能力接收這些孩子入學。 幾年前城裡的學校也根本沒有安置這些民工子女的教育費用。"

在過去的20年裡,隨著民工的湧入,城裡也開設了不少不符合規定的民營學校。 為了保證子女們能夠接受教育,民工們自己組織了起來。有時也有一些大學的學生和工作人員自願到這類學校去幫忙。黃鶴自2001年起同兩名北京師范大學的畢業生,為民工子女開設了一所學校。這所學校最初設在北京西南部的一所小房子裡。 學校的資金來自社會捐款和家長們為孩子交的學費。黃鶴說:"所以城市裡的政府當時就說,你們的子女應當在老家上學,不應當到城市裡上學,因為城市沒有給你們建學校 。這是早期城市政府的看法。所以我們這個學校過去被政府關了三次,因為沒有辦學許可證,不合法。"

如今黃鶴的私立學校已經接收了1200名學生, 聘請了60名老師。 寬敞的校舍也建了起來。政府這幾年開始重視社會問題。 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了政府工作討論的一個重要話題。總理溫家寶2003年還訪問了一個民工子女學校。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馬蒂諾認為,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迄今仍然是中國的一個嚴重問題。但是地方政府往往根本不知道當地究竟有多少民工子女。 而且大多數民工還將他們的子女留在了農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稱, 這樣的兒童大約為6千萬人。這些孩子或者同父母中的一方生活,或者同祖父母生活。馬蒂諾介紹說:"孩子們見不到自己的父母。他們常常感到很孤單。 這使得他們更加疏遠自己的同齡人。他們可能會長期被排除在社會之外,這將進一步加深他們屬於社會弱勢群體的烙印。"

12歲的夏娜也曾經在父母到城裡找工作時被留在了農村。她說:"以前我跟我姥姥住。上一年級。我之前有個弟弟。他在老家掉河裡了。 我弟弟出事後,我媽媽就把我帶到北京"

夏娜現在是5年級學生,還是班長。 她不想再回到農村去。在黃鶴辦的私立學校裡,有一塊學生們可以自由涂寫的黑板。一些孩子們在上面寫上了自己的理想。一位學生寫道,我想成為一個歌星。一位女孩寫道,我想成為空中小姐。 還有一位學生寫道,他想成為藝術家。但是沒有人表示今後願意成為民工。

作者:Matthias Böllinger/韓明芳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