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之聲記者正反兩方爭論八國峰會是否有意義

Henrik Boehme/ Andreas Becker2007年6月6日

今天(6月6日),八國峰會在海利根達姆開幕。对於八國峰會召開是否有意義這一問題,德國之聲經濟部記者博默和貝克爾交換了各自的意見。兩人中一方贊同八國峰會,另一方則持反對立場。下面是兩人發表的評論。

戰爭狀態的會址圖片來源: AP

假如多國集團的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2/3多,如果這些國家對一半以上的世界貿易承擔責任,支付超過3/4的 世界發展援助經費,那麼這些國家為何不能聚會交談?就世界經濟局勢進行分析,及早預測潛在的危險,並及時尋找應對策略?難道這些國家多年來邀請非洲國家代表與會,傾聽他們的心聲,增強對他們的瞭解是錯誤之舉嗎?為什麼中國、印度和其他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不應參加這樣的對話機制。

毫無疑問,接近民眾是明智之舉。1999年在德國科隆召開的峰會就是如此,那時美國總統布希從下榻的飯店走近了街對面的啤酒館。之後是2001年在熱那亞召開的八國峰會,在警察與示威者的騷亂中造成一人死亡。再後就是9-11恐怖襲擊事件,從那兒以後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安全隔離牆也越建越高。難道就因為如此,人們不應召開會議,就國際議題舉行磋商嗎?

當然,在為期三天的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們不可能改變世界。但八國集團的作用絕非僅僅限於三天之內。這是一個永不停止的進程,數不盡的會議在各個層面召開,會議地點分部於世界各地。如果說八國集團不能替代聯合國的話,那麼15國集團,20國集團或77國集團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但問題在於,如果沒有八國峰會天下又將如何?

沒有八國峰會一切都會如舊。而這也是批評八國峰會的核心內容。

沒有人禁止八國集團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每年聚會一次。八國集團擁有世界富裕的最大部分。它們對環境的破壞也多於其他國家。所以它們有義務為此承擔責任,他們不應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也應顧及世界的利益。八國峰會期間討論的議題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但結果如何,人們尚不得而知。

因為,八國峰會不會取得實質性的結果。於8年前在科隆召開的峰會不過是例外而已。科隆峰會上決定,為世界最貧困國家減免1/3的外債。

從那以後歷屆峰會均只有意向聲明,自我表演,對第三方的勸戒,和從不兌現的承諾。對那些深知自己所應承擔全球責任的國家來說,上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也正因為如此,數千人將在海利根達姆走上街頭,舉行遊行活動,旨在提醒各國領導人遵守自己的承諾。如果說,八國峰會地點不是舉行遊行活動最佳場所,那麼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不向八國集團的領導人表達自己的不滿,又該向誰呢?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