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人厭倦了民主?請勿誤導

Daphne Antachopoulos2006年11月10日

11月2日,民意調查公司Infratest dimap歸納它的一個民意調查時作出的結論是:「半數以上德國人對民主不滿意。」於是,許多人有了疑問:難道德國人不要民主了嗎?果真如此,從德國歷史上看,這就是個值得深思甚至警惕的問題了。德國之聲記者追蹤了此事。

喜歡民主不等於喜歡這個政府圖片來源: AP

在分析一個民意測驗之前,首先要知道,這個測驗裡提出的是什麼問題,問題是怎麼提出的。民意調查公司Infratest dimap總經理裡察德.希爾默解釋道:「這個問題是:您對民主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作用方式是非常滿意,滿意,不太滿意還是根本不滿意?當然,重要的是要看到,這個問題並沒有涉及民主價值本身,而是它在德國的產物。也就是說,這裡的焦點是對著結果的。對此的評價是千差萬別的,總體上看不怎麼好。」

但是,「產物」和「民主的具體進程」含義是什麼?又怎麼能保證10月底在電話中接受詢問的幾千名德國人對此的理解是一致的呢?就此,希爾默先生指出長年的民調經驗。這個經驗表明,接受詢問者對原則上的概念民主和它的具體落實,即選舉、立法程序等民主因素,是能夠區分的。

希爾默說:「假如接受詢問者追問,詢問者會幫助他們來理解,指出並不是把民主作為國家形式來評價。我們知道,對作為國家形式的民主的認可度要明顯高得多,因為這個問題我們也是經常提出的。這個認可度最近在德國西部在80%左右,在德國東部在四分之三居民數上下。也就是說,在德國這兩個部分,對民主的原則接受度是不容置疑的。」

美茵茨大學的政治學和社會學家漢斯.瑪梯亞斯.凱普林格也不相信德國人想要告別民主,「我們經歷著對國家機構信任度的下跌,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對教會、工會和媒體的信任度上,也許不那麼明顯。這實際上是一種對這些機構的表現,對其運作、表現的方式的不滿,作為一種基礎性的民主不滿度,就像我們在最近20年裡看到的那樣。」

Infratest dimap總裁希爾默還指出,這種趨勢並不是出現在所有公民群體中的,「可以從誰特別持懷疑態度中看到這一點。那正是那些特別受到德國當前的總體形勢之苦的群體。比如,失業者裡只有21%對民主的作用方式滿意。而絕大多數,80%是不滿意的。從這裡可以看到,這裡得出的分數說是原則性的,不如說是具體性的。」

此外,德國當前由一個以保守黨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的大聯合政府統治著。這不是愛的果實,而是實用婚姻,因為去年的選舉結果只能導向這條路。美茵茨大學的凱普林格認為,選民們感受到了這一點,而這也導致他們的不滿,「這是因為,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這兩大黨的選民都對這個大聯合政府抱有大希望。兩個陣營都,相信他們的政策設想現在會得到貫徹了,因為這個政府代表了大多數。這從出發點上就已經錯了,因為一個大聯合政府永遠只能在妥協的基礎上行事,兩個陣營誰也別指望自己的理想完全得到實現,結果自然是,兩個陣營也就是絕大多數公民對實際政策多多少少地失望,不管這個實際政策事實上的成果是什麼樣的。」比如,前兩周公佈的一個事實上的成果:經濟專家們預測經濟增長加大,失業率降低。

確實有些改革項目成了大聯合政府及其院外群體妥協的犧牲品,比如醫療改革。然而,凱普林格相信,即使改革成功,在德國也幾乎不受注意。他舉聯邦和州的權力分配改革即聯邦制為例,這個改革的決定在今年終於得以推出。這無論如何是個走出混亂狀態的好事,凱普林格接著說:「可是結果是:媒體對此讚揚了兩天,然後立即發出了批評,說關鍵問題即財政權力分配問題沒有解決。雖然這是正確的,但德國人有一種愛好,不去為走出了第一步而高興,而是立即產生自我懷疑,結果是,這本身是聯邦制改革途中積極的一步卻完全沒有得到大多數公民的注意。人們繼續認為,實際上什麼事情也沒有做成。而這當然是錯誤的。」

民主問題的民調結果,通常總是在大選前最好,因為公民可以使用他們的選舉權,這恰恰是民主最顯而易見的因素。裡察德.希爾默回憶從柯爾掌舵的基民盟/基社盟政府向施羅德掌舵的紅綠政府轉折的那個時候說:「評價值1998年是非常的好,因為公民不僅有個印象,而且通過選舉結果拿到了證據,他們作為個人完全有可能大大地影響整體上的政治。現在這個值是最差的,這完全跟政治現狀有關。」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