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人增大對伊斯蘭的恐懼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9月16日

據法蘭克福匯報委託德國著名的阿倫斯巴赫民意研究所所做的一次具有代表性的調查顯示,被問及對象的93%將伊斯蘭同「壓迫婦女」聯繫在一起,83%同「恐怖主義」,82%同「狂熱激進」視為等同。62%的人認為伊斯蘭宗教標誌著「倒退」。

土耳其孩子在柏林上伊斯蘭宗教課圖片來源: dpa

伊斯蘭形象在德國公眾社會中是如此的糟糕,的確令人吃驚。
俄羅斯比斯蘭人質慘劇發生後,以上數據有了飛越性上升,這說明,德國民眾對高加索事件寄予了極大的同情與關注 。沒有人知道,這樣的事情在德國是否也會發生。本次民意調查的主持者之一彼德森博士認為,應該說,類似事件發生在德國的機率相對來說不大。不過,德國公民是將高加索事件同全球恐怖主義的擴張聯繫在一起看待的。

對伊斯蘭形象在德國公眾中的驟然惡化應做何種解釋?9.11恐怖襲擊,抑或是埋藏在西方人心靈深處的不易表露的情感,以及對伊斯蘭的偏見?

有跡象表明,伊斯蘭同西方世界的衝突逐漸走向加劇。多少世紀以來,雖然兩個世界間也出現過誤解,甚至發生過大規模的衝突和戰爭,但對西方世界來說,伊斯蘭始終是一個迷,並以其神秘和博大,充滿了吸引力。然而,這種吸引,卻被目前「恐怖主義」這一議題全然遮蓋。這在心理層面上還會推波助瀾,進一步加深衝突和偏見,並做出一些暗示性思維,即「伊斯蘭世界已不再吸引人們,不僅如此,它還在以陌生和恐怖的面貌對人們構成威脅」。這一心理暗示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兩個世界這般嚴峻的對峙局面已有數十年沒有出現了。

文化間的對抗?

比斯蘭事件前,44%的被征詢者認為,「文化間的戰爭」正在展開,35%的人不同意這種說法。事件發生後,再調查同一問題,同意文化之戰的人增加到62%,不同意者下降到25%。莫非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多年前預言的這一21世紀的最根本性衝突得到印證了麼?當今,如果詢問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他一定會同意「文化衝突」理論。這表明,現實存在的前提條件發生了變化,然而,這一變化,並非不可逆轉。

詢問者中的多數贊同加強監督,他們認為,如果必要,即便是對懷疑對象,也可以採取強硬措施。這一過程中,即便個人權利受到某種限制,也應以大局為重,在所不辭。然而,這類措施能夠根本性解決問題嗎?

其實,高壓監控不能帶來長治久安,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果想阻止兩種文化世界在德國社會漸行漸遠,應該建立和促進跨越兩個世界的個人間的對話和聯繫。這並不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德國。德國不拒絕伊斯蘭,土耳其人居多的地區更不拒絕伊斯蘭。這便是建立對話關係的先決條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