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企業在中國「急剎車」

2009年9月12日

本周的德國《經濟周刊》注意到,進駐中國的德國五千多家企業中,許多企業受到經濟危機波及。尤其在產品業務方面本土化程度較低的德國企業,更留下了顯著的「剎車痕跡」。

德國經濟部長古騰貝格與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今年二月在柏林會晤圖片來源: AP

《經濟周刊》在報導中寫道:「最近的一次問卷調查表明,85%的企業感受到危機的後果,四分之一的企業受到強烈衝擊。例如華南東莞的一家德國電纜廠家不得不把職工人數從一千人減至三百人,過去在華盈利為15%至20%,現在出現了赤字,據說今年將難以為繼。

許多德國企業急劇減少在中國的開銷。接受外國駐華商會和香港德信公司聯合問詢的企業中,60%已凍結向中國投資的計劃。德國大陸輪胎公司準備推遲在安徽投資兩億五千萬歐元的計劃,許多企業解僱職工,重新商談辦公室租賃合同,大幅降低營銷支出。德信公司總裁、中國市場的行家克拉赫特估計,過去幾個月,這些企業平均降低了25%的費用。」

但僅靠收縮開支並不能保證「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國長期立足」。《經濟周刊》引用專家的話說,德國企業「必須重新制定在中國經營的戰略」:

「克拉赫特主張,母公司應該給予中國子公司盡可能多的決策餘地。他說:'中國的情況變化很快,企業必須能靈活應對。'專家們要求,德國公司尤其要使自己的產品更加適應中國市場。歐亞咨詢公司的顧問施特爾肯說:'許多德國機械在技術上屬於世界一流,但價格太高',中國客戶想要簡單一些、價格低一些、但仍然可靠的產品,'這樣的產品最好在中國開發'。

上海西門子中心的設計草案圖片來源: AS&P

一些企業已開始改變思路。如西門子公司在上海為使自己的計算機斷層掃描設備適應中國市場,正在生產簡單可靠的儀器。在中國開辦了21個工廠的德國汽車配件廠家肯天公司也在使自己的科研地方化,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江蘇省蘇州正在為中國市場開發家用清潔劑。但是一些業務領域不能過分地方化。德信公司總裁克拉赫特認為,'在價格政策、人事政策、財務和監管等領域,與母公司保持更為密切的聯繫很有必要',而生產、研發和職工管理等工作則應該堅決從公司總部轉移到中國。」

《經濟周刊》也認為,母公司放鬆對敏感領域的控制會帶來嚴重後果,北京一家德國廣告公司就有這樣不愉快的經歷:

「2008年,公司的營業額和訂單暴跌。德國總部派來的新經理到中國後發現租用的廣告欄仍在使用。一條匿名的線索使他瞭解到驚人的內情:原來中國經理與女秘書秘密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把所有訂單轉到自己公司。而人員和出差費用卻由德國公司承擔,最終使得德國公司甚至無法支付帳單。」

摘譯:王羊

責編:石濤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