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企業大規模遷往東歐和中國-西水東流萬歲?

平心2008年2月8日

數字是驚人的:近五分之一的德國企業在遷往外國;目的地中,中國僅次於12個新歐盟國家,佔第二位。然而,這兩年企業外流的趨勢有所減弱。不錯,這些年的總趨勢是「西水東流」,但是,「西水東流」會「萬歲」嗎?將來德國和西方將只剩下政府機構和商店嗎?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與分析如下。

奧迪的新天地在東方的北京圖片來源: DW/Qi Li

企業向境外大遷移-然而這兩年勢頭有所減弱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月7日公佈,有約14%的德國企業在2001年至2006年期間已把他們的賬務或者一部分生產能力遷移到外國去,4%的企業打算在2009年底之前做這件事。

約60%的搬遷企業把他們的企業遷往12個新歐盟國家;36%遷往中國;30%遷往15個歐盟老國家。由於有近40%的企業同時遷往幾個國家,所以比例總數加起來不是100%。德新社的報導標題叫「德國企業首選歐盟新國家」。但實際上,作為單一國家的中國能吸引36%的搬遷企業,僅次於12個新歐盟國家的總和,還多於老歐盟國家的總和,才是這些數字中最驚人 的。

就領域而言,工業企業遷往外國的最多,26%的工業企業採取了遷往國外的行動,高技術領域工業企業採取遷往國外行動的比例甚至高達33%。其它經濟領域已遷往或即將遷往外國的企業比例只佔9%。但其中知識密集型的服務業(如企業咨詢)則相當突出,這個領域有19%的企業至少已局部遷往國外。

然而,同樣對企業外移趨勢進行調查的福勞恩霍弗體制與革新研究所的金克爾先生對法新社說,在2004至2006年間,德國企業遷往境外的勢頭「明顯減弱」了。遷往境外的第一個高潮是在90年代末發生的,第二個高潮發生在2001至2003年間。

工作崗位的流失

聯邦統計局稱,通過這些搬遷行為,德國在2001至2006年期間共抹去了18萬8千個工作崗位。但與此同時,這些企業在德國創造了10萬5千多個新的工作崗位。本次統計工作,聯邦統計局共詢問了員工在100人以上的約2萬家企業。

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德國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過程。煤礦和其它礦業的關閉是第一撥,後來牽涉到其它重工業和紡織工業,最近這些年來更是幾乎涉及到了全面。據福勞恩霍弗研究所兩年前的一份報告,1991年時,德國紡織業還有28萬個工作崗位,2004年只剩下了9萬5千個崗位,減少了65.6%;建築業1991年時的工作崗位還有190萬個,2004年只剩下78萬,減少了58%;冶金業1991年時有48萬工作崗位,2004年只剩下25萬,減少了47%;德國的王牌行業機械製造情況也不是很好,1991年時還有160萬員工,2004年只剩下95萬人,減少了39%。

薪水成本的優勢:全球化的要點

據聯邦統計局的這個調查,(全部和局部)遷往境外的企業中,有73%表示,通過遷移境外,他們的競爭地位有了改善。這些企業中67%稱境外的低薪水是企業遷往境外的重要好處。55%說這樣做能更好地接近新市場。作為遷移的壞處,有14%的企業指出,運輸和物流費用增加了。

顯然,德國企業遷往其它國家,雖然也有當地市場這個因素在裡面,但最重要的因素恐怕還是薪水成本。這個問題在最近德國波鴻的諾基亞廠遷往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的過程中一下子變得很尖銳。羅馬尼亞的平均月淨薪水是320歐元,而德國在2000歐元以上,這個差距不是一點點。

據福勞恩霍弗研究所的上述報告,在2005、2006年時,東歐國家加工業中的小時薪水為3至9歐元,而德國在27至31歐元之間。歐寶汽車集團在波蘭新建的廠,那裡的一名經過培訓的裝配工每周工作40小時,月毛薪水為700歐元。波鴻歐寶廠這樣的裝配工每周工作35小時,月毛薪水為2900歐元。

不光是薪水成本,還有整個人工成本和其它附加成本的問題。聯邦統計局這個報告也提到了德國企業把賬務移到境外去。福勞恩霍弗研究所那個報告裡更是具體舉了幾個例子:漢莎航空公司把它的賬拿到波蘭克拉考去做了;德意志銀行把它電子進出賬的一部分移到了印度去;英飛凌把賬務工作移往了葡萄牙。

西水東流萬歲?

德國企業和工作崗位東流的過程中,有許多問題需要不斷地觀察。

一個問題是,德國企業所流向的目的地本身也在變化中,尤其在薪水成本方面。中國是德國企業當前流往的最大目的國,但中國薪水成本的變化也是最快的。據中國媒體報導,當前中國農民工的薪水水準普遍在800至1200元之間,但增長很快,據調查,今年將再漲8%,高於亞洲地區7.3%和全球5.9%的預計增長率。

錢江晚報一篇報導說,廣州一家摩托車廠招車工,月薪是1200-1800元。已相當不低了,而杭州一家毛紡廠招擋車工,月薪達1400-2200元,還提供食宿。長三角地區農民工月薪在2000元以上的已達9.8%。新京報一篇報導說,在北京參加奧運場館建設的農民工,平均薪水約2500元,最高可達5000元,比許多白領還高。德國之聲日前已經報導過,台灣企業在加速撤離中國大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工人的薪水漲得「太快」了。

那麼,中國會長期地繼續吸引德國和西方國家企業嗎?東歐國家現在薪水已經大大高於中國,它們的吸引力又能保持多久?

全球化是個不斷流動的過程。現在台灣許多企業不顧語言等方面的障礙開始從中國撤往越南等地,就是一個證明。但是,就像10年前人們說中國的那樣,不光是勞動力價格問題,還有勞動力品質問題。隨著中國勞動力品質的提高,再加上中國地區發展的的不均衡,中國的吸引力還會保持幾十年。東歐也至少還能保持十幾年的吸引力。但是,在這幾十年中,也會有新的地方更吸引世界企業,有往其它方向的流動;同時,就像這兩年德國企業放慢遷出速度所顯示的:德國和西方老牌工業國最終也會有所保留,尤其在全球勞動力價格和其它成本都在上揚,而東方上揚速度更快的情況下。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的近距離會發揮更大作用。阻留許多企業的全部遷出。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德國高技術領域企業遷往國外的還特別的多。這表明,全球化已經改變了一開始那種軌跡:不僅是體力勞動國際化,腦力勞動也在國際化。這對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來說無疑是個更嚴重的挑戰。

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工業國教育和科技發展得也很快,而他們的「高級勞動力」價格與西方「高級勞動力」相比價格的差距可能更大,導致了全球化的「領域全面化」。這個趨勢也將持續很長時間,甚至與體力勞動力相比持續的時間更長都是可能的。

還有許多因素,比如中國貨幣的升值速度將來是否會快於歐元,運輸價格的漲幅是否過大。這些都會增加全球化從「西水東流」變成「全面環流」、「哪順哪流」、「有流有留」的趨勢。每一個國家,無論是德國還是中國或是美國,都必須不斷地去適應新的形勢,永遠地改革變遷,永遠處於結構思考和結構改造過程中。

當然,「西水東流」還是目前的主流,在相當長時間裡也還會是。雖然「萬歲」是不可能的。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