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企業擔憂中國專利制度崩潰

2014年4月23日

德國各領域的經濟代表本周跟隨聯邦經濟部長前往中國訪問。許多德國公司指出,他們無法在中國獲得公平進入市場的機會,而專利權也是各方關注的重點。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此次隨德國經濟部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訪問中國的包括一組50人的經濟代表團。嘉布瑞爾此行積極爭取中方對德國環境科技的信賴。代表團成員來自各經濟領域,包括航空和機械製造業、化學、能源和技術領域。中型企業代表如德國工業巨頭SAP、西門子和巴斯夫(BASF)。

所有德國經濟界代表一致認為,在中國經濟朝向高科技據點發展之際,沒有人希望錯過此良機,德國經濟界亞太委員會首席執行官斯特拉克(Friedolin Strack)如是說。斯特拉克也是經濟代表團的成員,本周二和周三跟隨聯邦經濟部長嘉布瑞爾前往北京和上海進行座談。

斯特拉克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中國工業必須更清潔,減少使用天然資源而且更有效利用能源。這將能推動現代化浪潮,提供當地的高科技企業許多機會。屆時受惠的將不僅是2500家已在中國投資的德國企業。但若各企業要全面利用這些機會,還必須先克服許多官僚程序的阻礙。

德國經濟部長嘉布瑞爾會晤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經常被迫進行聯合投資或技術轉讓,甚至在產品許可上遭遇難以置信的困難。我們必須而且也希望繼續針對這些議題進行討論。"

也難怪這些德國中型企業代表迫切希望經濟部長嘉布瑞爾向中國政治精英們談及上述問題。而嘉布瑞爾確實也傳達了訊息。在與中國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及商務部長高虎城會談時,嘉布瑞爾皆不厭其煩地強調:夥伴關係必須建立在對等的基礎上。

專利權浪潮

但這樣的對等關係尚未獲得實現:外國企業至今難以在中國爭取到公家訂單。中國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使中國公司在國際競爭上佔有優勢。而強迫技術轉讓的情況也令人憤憤不平。有關當局依舊要求在中國進行高科技投資的企業公開產品細節。

斯特拉克指出,雖然中國在專利權和商標權的保護上已有長足進展,新的考驗卻層出不窮。儘管中國的專利權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已跟上國際標準,但許多中國企業如今不再抄襲,轉而開始大規模針對微小的技術發展註册專利。

德國經濟界亞太委員會首席執行官斯特拉克圖片來源: DW

"我們如今面臨的是中國大規模的專利註册浪潮,這令我們的中型企業難以追蹤競爭者註册了哪些專利。許多人註册的甚至是創新價值極低的專利。這讓我們感覺,中國的專利制度根本無濟於事。"

德國經濟部長在訪華時也特意提及中國濫用專利申請的普遍程度。他表示,德國中型企業必須在約60萬筆專利中查找,並且申請注銷涉嫌仿冒的案例。事實上,沒有中型企業能負擔這樣的開銷,因此只能喪失專利。

挾持商標權

德國外貿投資協會(GTAI)的中國專家施密茨-鮑爾蒂克(Frauke Schmitz-Bauerdick)認為,"綁架品牌"的現象也對德國企業構成威脅。2012年,美國科技公司蘋果也陷入商標糾紛中。蘋果公司必須花錢買回平板電腦iPad的商標使用權,因為此前分別有台灣和中國企業在中國註册了該商標。

"這在中國其實是相當常見的現象,外國企業的商標權被提早註册,就連小公司都得花錢買回使用權。"

由於中國市場上侵犯專利權和商標權的情況屢見不鮮,德國企業不得不尋求專業協助。由歐盟資助的"中小企業服務平台"(SME Helpdesk)專門提供如何保護智慧財產的咨詢服務。此外,"歐洲智慧財產權服務平台"(European IPR Helpdesk)也幫助企業在全球行使智慧財產權。儘管如此,德國外貿投資協會的施密茨-鮑爾蒂克仍點出德國企業未來必須克服的問題:

德國經濟部長嘉布瑞爾周二在北京出席中德能效論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在中國,剽竊商品以及商標的犯罪誘因仍然相當大,因為這個市場太過龐大。例如,你必須先得知商標權被侵犯。企業只能搜遍整個市場才能知道有沒有類似的產品,進而判斷它們是否侵犯了公司的商標權。"

作者:Richard Fuchs 編譯:張筠青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