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烏克蘭

德國加碼援烏:戰場催生新科技?

Roman Goncharenko
2025年8月3日

為增強烏克蘭防禦能力,德國正投入資金,重點支持烏方生產長航程無人機。這項軍事工業合作不僅旨在利用德國技術專長提升烏方反擊力,更凸顯俄烏戰場對武器研發的獨特價值。

俄羅斯導彈襲擊後,救援人員在被毀住宅樓內工作 - 2025年7月31日
俄羅斯導彈襲擊後,救援人員抵達基輔一棟被毀的公寓樓圖片來源: Efrem Lukatsky/AP Photo/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 燃燒的住宅,煙霧籠罩基輔。俄羅斯每天用無人機和導彈襲擊烏克蘭城市。烏克蘭則以反擊應對,目標也包括俄羅斯縱深地區。在這些反擊中,可能正使用著由德國出資生產的無人機。

「這是我們兩國軍事工業合作新形式的開端,它具有巨大潛力,」德國總理梅爾茨 (Friedrich Merz 又譯「默茨」) 在5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y) 訪問柏林時表示。德國將資助烏克蘭生產遠射程武器。兩國國防部當時簽署了一項協議。

兩個月後,這項協議的細節仍鮮為人知。德國聯邦國防部的高層官員穆勒(Mitko Müller)在7月底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相關進程正在進行中」,這是一個烏克蘭工業界和武裝部隊之間的項目。

如果戰爭來襲 北約準備好了嗎?

28:1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續航超1000公里無人機:德國技術支持烏克蘭

2024年6月,丹麥成為第一個進入烏克蘭軍工行業的北約成員國。雖然德國武器製造商在烏克蘭也有業務,但很少有像萊茵金屬(Rheinmetall)那樣引人注目。這家行業巨頭正通過合資企業擴大其影響力:維修坦克、建設彈藥廠。烏克蘭武器製造商委員會執行董事費迪爾科(Ihor Fedirko)告訴德國之聲:「我們看到德國對烏克蘭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完全開放。」

此次,德國聯邦政府直接投資烏克蘭無人機和導彈生產是新的舉措。德國《世界報》(Welt)報導稱,德國政府計劃資助約500架安-196型(Antonov-196,代號「Ljutyj」)攻擊無人機,這些無人機的航程超過1000公里。據烏克蘭媒體報導,單價約為20萬美元。

奧地利軍事專家格雷塞爾(Gustav Gressel)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這種無人機源於烏克蘭與土耳其早期的合作,「其開發和測試已經相當深入」。不過,他指出,由於這些無人機飛行速度較慢,與類似的俄羅斯型號一樣,「有很高比例會被擊落」。

烏克蘭還希望獲得德國的專業技術。費迪爾科表示:「我們缺乏深層技術,這涉及零件基礎。有了這些知識,我們可以進行更深入的現代化改造,並使其更高效。德國擁有這些技術,包括最好的矩陣冷卻光電系統。」

他強調,烏克蘭正請求所有合作夥伴提供遠程武器技術。「我們談論的是500到1000公里的射程。其中一些,例如『Ljutyj』型深度打擊無人機,已經可以打擊2000公里以外的目標了,」費迪爾科說。

古斯塔夫‧格雷塞爾是柏林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東歐、安全政策和軍事戰略專家圖片來源: DW

德國公司在烏克蘭擴張:Quantum-Systems與Helsing

許多在烏克蘭活躍的德國軍工企業都是初創公司,主要來自巴伐利亞州。Quantum-Systems公司就是一個例子。費迪爾科稱該公司在研發領域是「最佳案例」。這家成立於2015年的公司自2022年起,就向烏克蘭軍隊供應其「Vector」偵察無人機。這款無人機的特點是:它能夠垂直起降。Quantum-Systems聯合首席執行官克魯克(Sven Kruck)告訴德國之聲:「作為唯一一家在最需要的地方——烏克蘭當地生產偵察無人機的西方公司,我們的公司在烏克蘭雇傭了大約200名員工,並且還在繼續擴張。」他表示,該公司計劃在9月開設第二家生產廠,並擴大合作。

7月,Quantum-Systems宣佈與烏克蘭無人機製造商Frontline達成投資協議。這家德國公司最初將收購Frontline百分之十的股份,並有權增持至百分之二十五。克魯克說:「Frontline專注於偵察和攻擊行動的技術解決方案。他們的系統目前被烏克蘭的41個軍事單位使用。尤其在無人機防禦方面,我們看到了合作潛力。」然而,他表示該公司不打算涉足戰鬥無人機領域。

來自Helsing公司的「德國製造」戰鬥無人機也備受矚目。這家巴伐利亞的初創公司已向烏克蘭提供了數千架無人機,並於2025年2月宣佈獲得一份新合同,將提供6000架HX-2型攻擊無人機。據製造商稱,這些無人機航程為100公里,並受益於人工智慧,能夠「抵抗電子戰和干擾措施」。德國之聲就更多細節向該公司發出詢問,但尚未收到回復。

如此,烏克蘭方面為德國對其無人機生產的投資感到非常高興,但其需求遠遠超出了目前的產能。軍事專家格雷塞爾表示,烏克蘭需要大量「只能在烏克蘭當地以低成本」生產的武器。這同樣適用於導彈,例如德國聯邦政府目前不願提供的「金牛座」(Taurus)巡航導彈。格雷塞爾解釋說,德國公司可以通過參與合作和提供專業零件來提高烏克蘭「海王星」(Neptun)巡航導彈的射程,例如通過更高效的專用發動機,使其在相同燃料量下飛得更遠,以及通過感測器提高對地面目標的打擊精度。然而,關於此事的決定尚未作出。

2022 年夏季,烏克蘭士兵使用德國 Vector 無人機圖片來源: Quantum-Systems

烏克蘭成為西方武器「試驗場」

此次合作不僅體現了在烏克蘭投資的意願,還展現了分享專業技術的態度。格雷塞爾表示,在俄羅斯入侵初期,人們曾擔憂現代武器可能落入俄羅斯之手。當時也對烏克蘭人員的可靠性存在疑慮,因此烏克蘭最初獲得的是舊型號武器。

然而,這種情況已經改變,部分原因是烏克蘭現在自己也生產現代化武器,並可能對西方製造商構成競爭。格雷塞爾指出:「德國公司正在這裡學到在和平時期無法模擬的經驗。在德國,沒有練習場,也沒有模擬條件能夠重現烏克蘭戰場那樣受到干擾器、干擾發射器和防空武器嚴重壓制的環境。」

格雷塞爾表示,這在任何北約演習場,甚至美國都無法獲得。工業界已經認識到這一點。

Quantum-Systems的克魯克證實了這一點:「無人機開發是一場貓鼠游戲——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我們把從烏克蘭獲得的經驗直接融入產品開發,並將其提供給全球所有客戶。」他認為自己的公司是一個「燈塔項目」,並鼓勵其他公司「效仿」。

烏克蘭武器製造商委員會的伊霍爾‧費迪爾科寄希望於進一步擴大合作:「德國是一個典型的擁有歐洲官僚體制的國家。處理事情需要時間。但是當德國人說他們會做某事時,我們烏克蘭人知道他們一定會說到做到。」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