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外移企業也海歸

Priya Palsule-Desai2006年11月11日

「德國企業逐漸外移」-是德語媒體中常見的標題,它給人造成的印象是,作為經濟基地的德國似乎已失去了其原有的競爭力。在波蘭等東歐國家的生產成本遠遠小於德國,致使不少德國中型企業紛紛將生產部分轉向那裡。但是現在這一趨勢似乎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外遷的的中型德國企業開始陸續返回德國。

大眾在斯洛伐克的組裝廠圖片來源: AP

在過去幾年中,許多德國企業將其生產部分轉往東歐鄰國。這些公司看重的是那裡的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假如去年還有一半以上的中型企業認為,將生產基地轉往東歐鄰國的做法是值得的話,那麼根據德國中型企業協會的最新調查報告,如今只有16%的中型企業持這一觀點。德國中型企業協會會長-經濟學教授克勞斯-埃瓦爾認為,德國企業家思想轉變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外,比如東歐國家生產的產品品質不過關。如果產品不是高精尖產品,產品要求不高,不需要用測微計做精確計算,比如在金屬片上打孔等,在波蘭生產當然不會有問題。」

難道波蘭根本無法生產優質產品嗎?人們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威利-聚斯是不倫瑞克命名空間公司(Data System)的總經理,他於四年前在波蘭設立了分公司。他非常滿意波蘭工人的知識水準:「波蘭工人的教育水準非常出色,無可非議。」

促使聚斯返回德國的是另外的原因,那就是波蘭員工總是沒完沒了地要求增加薪水。他說:「這樣一來,人員費用在一年之內有時就會增加20-30%,如果只給他們漲50、100歐元,那麼,這些職工會馬上辭職,去另外的公司工作。」

開始時,聚斯為職工支付的月薪水是一千歐元,到了後來,有人每月的薪水已漲到2千5百歐元。另外,企業還經常發生欺騙行為,也因此失去了不少客戶。聚斯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女職工給公司的客戶打電話說,我們的工廠要關門了。」

這位客戶於是就委託她完成訂單,給公司造成了5萬歐元的損失。聚斯本人後來通過其他客戶才瞭解到事情的真相。「這位客戶與我們從前的女職工簽約之後,想與我們解約,這才被我發現。我們可以監視公司的帳戶,落單等,但卻無法檢查背著我們簽訂單。」

德國中型企業協會會長埃瓦爾也認為,損失客戶對企業來說是最大的危險:「再次贏得失去的客戶,要比爭取一位新的客戶付出三倍多的努力。」

巴伐利亞中型企業家約翰-普羅普斯特從一開始就避免了這一風險的出現,他執意留在了德國,沒有將其生產部分轉往波蘭。普羅普斯特所在公司的營業額非常穩定,其經營有方的原因是保持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他說:「僅憑學歷是遠遠不夠的,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和職業培訓措施都非常重要。在這方面,東歐國家根本不能與我們相比。」

損失客戶是問題之一,仿冒抄襲是另一個令德國企業頗為頭痛的問題。比如在波蘭就經常發生受過培訓的波蘭工人很快離開公司的事情,他們還往往將公司的產品訊息也一並帶走,之後生產出仿冒產品。出售價格比原件要便宜很多。因為仿冒產品節省了產品的研發費用。普羅普斯特說:「我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有天,突然有人站在門口,手裡端著一個盒子,裡面全是我們的產品,只是品質差很多。」

除了這些問題之外,德國中型企業協會會長埃瓦爾還提醒德國中型企業家千萬要注意保持德國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將企業的部分遷往國外,無疑會使公司的德國員工感到不安,從而無法安心工作。但德國中型企業協會會長埃瓦爾堅信,德國的中型企業將留在德國。因為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與德國完善的技術設施,密集的中型企業網路相媲美。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